中级经济师考试以考代评,考试科目较少,题型为选择题,是获取中级职称的一种较为便捷的途径,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参与报考。中级经济师考试包含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如果您是第一次备考,那么不妨看看小编的备考攻略。
一、中级经济师考试概况 1、考试科目 《经济基础知识》(必考):覆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金融、统计、会计、法律6大模块。
《专业知识与实务》(选一科):工商、人力、金融、财税、农业、建筑、知识产权、保险、旅游、运输10个专业可选。
2、题型与分值 两科均为140分,84分及格,题型包括单选题(60题×1分)、多选题(20题×2分)、案例分析题(20题×2分,仅专业课有)。
3、考试时间:每年11月左右,每科考试时长1.5小时。
二、中级经济师备考资料准备 1、教材:官*方教材(每年7月更新,变动部分需重点关注)。
2、网课:选择口碑好的机构课程(如高顿网校),重点听高频考点解析。
3、题库: 历年真题(近5年)必刷,熟悉出题规律,刷题可选择APP(高顿教育、经济师押题宝及其他)辅助零碎时间练习。
4、笔记:整理高频考点、易错点、公式图表(如财政政策工具、货币供求理论)
。
三、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规划(3-4个月) 阶段1:基础学习(1.5个月) 目标:通读教材,建立知识框架。
方法:每天学习2-3小时,按章节顺序学习,搭配网课理解难点(如经济学中的曲线、财政政策工具),每学完一章做章节练习题,标记错题。
重点章节: 经济基础:经济学基础(需求供给、市场结构)、财政(税收、预算)、货币金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
专业课:以工商为例,重点看公司治理、战略规划、物流管理
。 阶段2:强化突破(1个月) 目标:抓高频考点,强化薄弱环节。
方法是二刷重点章节(如会计部分的财务报表分析、统计中的抽样调查),整理易混淆知识点(如财政政策VS货币政策、公共物品分类),刷真题,分析错题原因(如概念模糊/计算错误)。
阶段3:冲刺提分(1个月) 目标: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方法:限时做套卷,训练答题速度(单选题1分钟/题,多选题2分钟/题),背诵高频考点(如GDP核算方法、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重点突击案例分析题(专业课),总结答题模板。
四、中级经济师各科复习技巧 《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学基础:重点理解曲线图形(如需求供给曲线、成本曲线)、市场失灵。
财政:熟记税收分类、国债功能、财政政策工具,
货币金融:掌握货币层次、中央银行职能、货币政策工具,
统计:公式需理解推导(如标准差、相关系数),避免死记。
会计: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掌握六大会计要素,
法律: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为高频考点,结合案例记忆,
《专业知识与实务》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题多围绕企业战略、市场营销、供应链展开。
人力资源管理:关注招聘、绩效、薪酬管理和实务操作,
金融:重点复习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
财税:增值税、所得税、财政支出分类需重点掌握。
五、答题技巧 1、单选题: 直接选择法去做熟悉考点直接选答案,排除法可排除明显错误选项(如绝对化表述“必须”“所有”)。
2、多选题: 保守策略:只选有把握的选项(错选0分,少选得部分分),关注“核心词”比如“包含”“属于”“特点”等题干关键词。
3、案例分析题: 先读问题再读材料,定位考点(如人力案例中的培训效果评估),分点作答,结合材料内容引用知识点,
六、注意事项 1、报名时间:每年7-8月,关注当地人事考试网通知。
2、模拟考试:考前至少做3套模拟卷,适应机考环境,
3、错题本:定期复盘错题,避免重复错误,
4、心态调整:保持稳定复习节奏,避免考前突击。
通过科学的规划、高频考点的精准突破、真题的反复演练,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通过率将大幅提升。坚持每天学习,保持信心,祝你顺利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