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A: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分析及管理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4-28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方式,已成为企业普遍采取的、增强销售竞争力的商品交易模式。但随之产生的应收账款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如何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出发,防范、降低这种风险,确保应收账款的完整回收,成为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一、应收账款风险的形成原因
  1.市场经营环境的影响
  (1)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企业产品销售量的大小往往取决于采用何种最为有效的销售方式,同等条件下使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的销量会比现金方式销售的销量大得多。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由此产生的盲目赊销是企业发生应收账款隐患的主要原因。
  (2)我国信用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社会信用意识薄弱,不少企业不重视自身的信用,恶意拖欠账款。在信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随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则缺乏回收的保障。
  (3)在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竞相推出各种竞争手段,以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一些企业竞争力不强,产品积压,在销售过程中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让步,如赊销、延长货款回收期等,使企业应收账款质量下降,回收不顺畅,造成资金紧张。
  2.企业内部原因
  (1)企业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大部分企业根本未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风险防范,存在经营者短期行为。为了扩大商品销售,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采取赊销方式去挤占市场,这种做法忽视了资金的使用价值和款项的可回收性问题。
  (2)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看重销售而忽视对应收账款系统规范的管理。首先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客户信用档案,对外赊销行为缺少专业的资信评级、资信限额和资信控制,没有请专门的信用评估部门进行评估。其次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有些企业不重视对账程序及账龄分析,没有准确计提坏账准备,清欠不及时、催收不力,导致资金损失,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
  (3)人为原因,“关系”所系。一些企业的销售人员为了维系老客户,有时忽视企业规章制度,不按照常规流程办事,接受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形成不良的应收账款,容易给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4)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联动体系缺失。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完整的业务报告系统,使得企业相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没有形成相互牵制的联动体系,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现象。而且信息反馈慢,容易加大应收账款的风险。
  二、应收账款的特点
  1.应收账款数量逐年增加,数额较大,企业管理力度不够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80%以上的企业深受“三角债”困扰,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数额巨大。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逐年递增且增长趋势较猛。企业由于控制不严,管理不善,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运营资金拮据,而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又使得企业的坏账增加,从而加大了费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2.应收账款比例控制欠佳
  (1)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占比较高。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份额15%为宜,但我国一些企业中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超过了这一比例。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导致企业出现偿债风险和资金短缺风险,给再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人的比例偏高,使企业利润受到影响。一些企业应收账款的比重甚至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收入,夸大了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
  3.应收账款账龄老化严重
  应收账款账龄的老化,在企业也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按照惯例,正常的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期一般控制在三个月以内,而有些企业的应收账款账龄一般在六个月至一年以上,还有两年甚至三年以上,应收账款账龄普遍过长。许多企业为了使报表所反映的流动比率、资产规模、利润更为美观,金额庞大的应收账款常年挂账,对超过三年未收回、应该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不予确认,也不急催收,造成虚盈实亏的假象,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4.应收账款的非现金方式还款多
  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实现的还款数额比起应收账款总额显然稀少,欠款方现金支付能力普遍较弱,多数时候都用非现金抵债,要么是股权、债权,要么是变卖资产来还债。当欠款方以资抵债时,换来的劣质资产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转机,反而使企业的不良资产比例上升。
  5.应收账款坏账率较高,坏账准备计提不足
  我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是5%~10%,账款拖欠期平均是90多天,而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平均坏账率是0.25%~0.5%,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相差10多倍。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而我国只有20%,我国应收账款坏账率处于较高水平。
  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通常随着年限的增加而提高。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企业一般对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100%的坏账准备,而目前我国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都远低于这一比例,有些企业对三年以上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连50%都不到,仅对五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才计提100%。我国会计准则对计提比例没有制度上的强制性要求,多数企业采用账龄法。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随意性,造成了一些企业通过不确定的计提比例,用应收账款的增减来调节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三、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1.积极影响——持有应收账款的功能
  (1)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竞争力。商业竞争是应收账款产生的直接原因。市场竞争激烈时,赊销是促进销售、抢占市场的一种重要方式。
  (2)减少存货,节约开支。应收账款和存货都属于流动资产,但性质不同,存货的流动性要比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差得多。正常情况下,应收账款是一种可以确认为收入的债权,而存货除占用部分资金外还需追加管理费、保险费和仓储费,通常情况下企业持有应收账款比持有库存更有优势。
  2.消极影响——持有应收账款的风险
  (1)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使企业经营成果失真。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核算必须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来确定经营成果。因此,信用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造成本期资产和利润同时虚增。企业如果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够,账目不清,核销不及时,则会出现账面上收入增加,实际上利润减少的情况,造成虚盈实亏,掩盖企业的潜亏损,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2)影响资金循环和短期偿债能力。赊销方式下,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没有货款回笼的销售收入人账后,企业不仅需要垫付货品原材料等成本费用,还需垫付各种税金、销售费用和股东分红,加速了现金流出,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此外,应收账款形成后,收回时间和数额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债务人拖延还款,会增加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3)成本的付出。企业信用销售发生的应收账款存在延期收回或无法收回的可能性,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总额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收账成本就越高,坏账风险也就越大,这样就会使企业产生额外的成本。①机会成本。企业资金如果不被应收账款占用,就可用于其他投资而获得相应的收益,或归还银行借款而减少利息负担。②管理成本。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的记录费用,收支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通讯费、诉讼费及其他费用。③坏账成本。由于付款方违约所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越大,坏账成本越大。拖欠风险和坏账风险必然导致应收账款成本增加,企业应有的利润一部分被无效成本吞噬。
  四、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西方调查机构认为:在企业十几项管理中,把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排在*9位,其次才是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而我国的一个调查却显示:5l%的企业根本没有听说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而有系统、完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职能的非外资企业只占不到0.1%。目前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人治化管理,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控制制度。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详细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制度,应收账款在控制管理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业务部门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企业遭受巨大的应收账款风险损失。
  2.“滞后”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模式
  传统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模式认为,风险产生于发货后不能正常收回的款项,造成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事后追债的状态,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防患于未然,而是“亡羊补牢”。从赊销活动的业务流程上看,企业控制的着眼点仅是注重交易后的应收账款追讨,而忽略授信前管理和交易过程中的跟踪管理,缺乏一套科学的客户资信审查制度和客户授信管理制度,其结果是事倍功半,不仅不能合理的控制应收账款的质量,而且花费了更大的成本,损失更多。
  3.机构职责划分不清,执行力欠佳
  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机构及职能设置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及信用管理的要求。企业中与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能部门,一般有市场部、销售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等,这些机构交叉管理,职责划分不清,各行其是,缺乏协调和沟通,使企业不能对产品订货情况、销售情况、货款回收和销售获利等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内部监控,也没有具体的责任主体对应收账款的回收负责。坏账发生时,各部门相互推诿,致使应收账款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4.没有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我国大多数企业信息管理意识不强,普遍没有设置独立的具有信用管理职能的部门,且缺乏专业化分工,更没有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约有2%的国有企业已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而外资企业的这一比率在10%左右。
  一直以来,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的状态,客户资料收集、资信调查等功能完全从属于市场部的自身管理,事前的资信评估非常薄弱,缺乏规范的信用销售程序予以约束,很少对付款人资信度做深入调查,不重视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评估分析,只是为了片面扩大销路、提升市场占有率,而使事前的信用调查不充分或者走过场,加大了形成呆坏账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五、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业信用的进一步推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明显增加,对其管理是否有效,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因而要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1.实施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控制好应收账款的风险可以帮助企业防范赊销产生的信用风险、坏账风险。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的控制制度,健全信用风险、坏账风险管理制度,以降低产品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合理现金流量。
  2.提高企业信用水平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加强有助于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降低应收账款总额,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严控应收账款的质量,避免不良账款的产生。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信用,增强向上游企业取得信用销售的机会,从而在信用销售条件下赢得有利的市场地位。
  3.对应收账款作定期数据分析
  20世纪80年代,欧美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更为严格科学的计量和分析方法来管理应收账款,特别是在平均期限内还未支付的销售款。我国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要及时分析或确认,对已超过赊销期而尚未收回的款项有多少、分别超期多长时间等账龄划分要清晰。账龄反映的是应收账款的持有时间,它不仅是估算应收账款总体风险和时间价值损失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计提坏账准备的基础。
  4.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中要纳入应收账款指标,充分调动经销人员的收款积极性,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和回收率。在采用信用销售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以及产生坏账的可能性,而对这部分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责任,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以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CIMA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CIM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CIMA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2014年CIMA考试备考指南
  高清网课:CIMA考试网络课程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CIMA > 考试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