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一词是我对Jenny的第一印象。
本科毕业中央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硕士就读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MPAcc,耀眼的学历背景,一直是打开职场大门的第一把钥匙。Jenny在13-16年期间一直从事信息技术咨询公司的财务咨询顾问工作,而从16年至今,则在保险公司的财务部从事预算及经营分析工作。
可以说Jenny的就业经历算是与财务管理深深挂钩,无论是财务咨询还是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的领域里,都是由数据支配经营方式,或者说数据影响战略走向,没有财务分析的准确数据,那么企业的未来发展,包括人力、财力、时间都存在巨大风险。
这是财务工作里另一种意义。
01
“CMA是工作需要”
因为日常工作就是不断利用财务数据来进行经营分析,所以考CMA非常理所当然,甚至对我来说早一点考更好,它在实际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可能比对其他财务人员更显著,Jenny清晰明了的给出学习CMA的理由。这让我震撼的认识到,如今的财务市场,真的不再是简单的记录核算,越来越多与业务融合的岗位出现,对应的企业发展,财务人的角色更加复杂与程序化。
CMA给予很多分析思路与方法,对于工作涉及管理会计的财务人来讲,它不单单是个资质,还有案例、理论、角度的指导,正确备考一张证书,比许多只单纯考证的人在结束后会获得更多且更具针对性的、全局性的收获。
02
“CMA准备了4个月”
从事6年财务工作,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专业,Jenny拥有不错的基础,唯一不足的是工作中加班情况较多,学习时间就不充分或者完整。所以也没有像那些考霸,一来就是双科备考,而是报了4月的P1,7月的P2,P1准备了3个月,P2大约一个多月,前后4个月通过考试,最后P1 450,P2 470完美收官。
03
“时间很难平衡”
一天就24小时,要生活要工作,工作量也不会因为考试而变少,所以最大的困难是怎样规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进度。Jenny安排的两个考季都是在季度中结束,掩埋在季度报告总结里的Jenny,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高强度的加班的熬过去,往往回到家都是十一二点,这时候为了保证冲刺阶段的学习时间,她会在早上4:30起床学习2-2.5小时。备考期间很难兼顾家庭
,所以很感谢家人对自己的支持,一些小事及孩子的事情都是家人的做。
学习时间基本是听课70%,做题30%,课本只在平时做题和有理解难度的时候找相应章节看看,题库部分P1做了1-2章节,P2为保证高效也放弃了,但Jenny的斯巴达小测完成度基本在80%以上。
04
“注意方法与碎片时间利用”
学习时间不足,Jenny就特别注重碎片时间的利用,比如网课基本在上下班通勤时间听,中午午休会上学习平台做题,题目做完后不论对错都认真看一下解析,有重复的知识点就当是一种强化。早期时间充裕会做个错题本,将题目与解析都抄写下来,这一行为能直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也许是夯实的知识储备,也可能是多年的工作经验,Jenny没有死缠烂打式的啃教材,而是抓住视频中的要点以及完整的知识框架去考试,这也正是CMA考试的规则之一,死记硬背永不如实际应用来的实在。
05
“CMA考试的前前后后”
考前准备充分,坚持到底,绝不轻易放弃,这种心理暗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考试期间,记得最清楚一件事是7月考试遇上天气太热,身体有些不适,当下心里不断安抚自己,然后申请一瓶水,慢慢情绪稳定下来,才好转的。上海7月考季好像没冷气,所以有要报考7月的考友,注意下这点。
遇上不太有把握的题目先预选一个答案,也在题目做个标记,完成全部题目后再回来处理不确定的题。考试要求上注意简答题最少预留1.5个小时。
考后第一感觉是,松了口气,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不用神经紧绷,不用过分紧张。
06
“CMA能带来质变”
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想着可以好好规划一下未来,好好思考一下工作内容,如何发挥所学,如何学以致用,最终达到财务到战略的转型。短期的工作也许不会有太大改变,但CMA的理论也是潜移默化影响我工作上的行事风格,尤其是备考期间已经对自己有所帮助,我相信未来,CMA一定能对我产生质的改变。————Jenny
07
“高顿一直在身边”
因为Jenny的整个学习计划都是落后于高顿进程,以至于常被老师电话催进度,每次通话过后也会有些焦虑,这些焦虑没有打垮Jenny反而激发她更多的心动力,也算是对学习的一种促进。
P1很喜欢小安老师的课,讲解深入浅出,不局限于考试,能学到很多思考方法;P2在6月中开通的高顿EP2.0,后面集中听了十几天kroos的课,逻辑性与系统性很强,尤其是时间不充分的备考人有个很全面的学习帮助。————Jenny
整个课程与学习平台,针对性和目的性都很强,翻转课堂凝练的讲义对后续快速复习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提分效果是存在的;斯巴达以做题为主的目的性强化训练,最后冲刺很有帮助,三次模拟让Jenny找到新的自信,这是好的学习环境所带来的效果,尤其是搭配好的学习工具。
08
“转型是必然的”
CMA考试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学习是永不止步的,中国财务人从专业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是必然的,这不是选择的问题,因为最后都将接触的实际情况。学习不能停歇,现在是以后也是,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就是跳脱财务,从财务走向业务,也将辐射到金融方面,不追求终点,重要的是过程与获得。
本文作者:Luvian,高顿财经签约作者。根据学员经历创作,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