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目标售价和目标利润为基础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通过各部门、各环节乃至与供应商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目标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
一、目标成本法的产生
目标成本法起源于日本,现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采用这种方法。其主要原因有:
1.企业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竞争者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企业对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能力越来越有限,为了实现预定的利润,必须从成本控制入手;
2.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3.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了给企业管理者预留的事后控制和调整成本的时间,应在早期设计阶段预测成本和利润。
二、目标成本法的内涵
目标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也可在物流、建筑、服务等行业应用。
1.直观地看,目标成本是基于某一特定产品的销售价格,在考虑必要利润因素后倒推出的产品预期成本。
2.从具体内涵来看,目标成本法是确定目标成本以及围绕目标成本落实而展开一系列成本控制活动的总称。它不仅是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也是企业在既定营销策略下进行利润规划的一种方法。
3.美国国际制造业协会等将目标成本管理直接定义为“企业成本管理和利润规划的一种系统性管理程序”。
4.目标成本管理过程由价格引导,关注顾客,以产品和流程设计为中心,并依赖跨职能团队。目标成本管理从产品开发的最初阶段开始,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始终,并将整个价值链纳入其中。
三、目标成本法的应用环境
1.企业应用目标成本法,要求其处于比较成熟的买方市场环境,且产品的设计、性能、质量、价值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企业应以创造和提升客户价值为前提,以成本降低或成本优化为主要手段,谋求竞争中的成本优势,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
2.企业应成立由研究与开发、工程、供应、生产、营销、财务、信息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跨部门团队,负责目标成本的制定、计划、分解、下达与考核,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有效协调有关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企业能及时、准确取得目标成本计算所需的产品售价、成本、利润以及性能、质量、工艺、流程、技术等方面各类财务和非财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