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建立健康“精神生态圈”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8-2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生态圈”:如何自我激励;遇到挫折如何寻求心理安抚;遭遇不公如何发泄心头愤怒;获得机遇和谁去分享内心喜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方法,而这些关乎内心的种种“沟通渠道”就形成了他独有的“精神生态圈”。健康的精神生态圈,能够帮助你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更勇敢地面对挫折;有冷静而理智的头脑面对诱惑。但是要建立这样的健康生态圈却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地有意识地去积累。
  那么,哪些人或者事能够成为我们精神生态圈的重要组成呢?《职场》杂志做了一个在线调查。发现在职场人眼中,精神生态圈的主要元素有以下三大类,它们既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事或者物:
  1. 相对长期、稳定的支持·家庭以及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兄妹和配偶·现实中关系比较紧密的朋友、同学、老乡、知己、发小等·工作和工作伙伴,同事、上下级,合作伙伴等·朋友圈,那些真实而又虚拟的朋友,你们聚会聊天,有共同话题,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比如邻居、某业余爱好俱乐部等
  2. 临时而又及时的支持·调节性支持:旅行、购物·知识性支持:网站、书籍、杂志等·交流性支持:论坛、微博等·提升性支持:培训、朋友聚会等
  3. 潜移默化的支持·信仰·观念·偶像
  那么,当具备了这些“元素”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如何做?
  当你最脆弱的时候,你会面对谁?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树洞”,不过,那个*4的“树洞”是什么?
  “你会安慰人吗?”前不久某电台抛出这样一个话题,结果很有趣。参与话题的听众,有大半的男性都说自己最怕别人求安慰,因为不知道说什么。而接近90%的女性都表示自己是安慰人的高手。不过,同时却有过半的听众提到,自己最难过的那一次,真正安慰到自己其实并不是最开始求助的朋友,而是其他人或事。这个结果充分说明,在最脆弱的时候,选择一个好树洞非常重要,那些平常看上去似乎很会安慰人的知心姐姐,并不一定是a1人选。
 
  通过以上两个调查可以发现,在遇到感情问题的时候,找好朋友倾诉的人占了绝大多数,甚至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也有28% 的人会首先考虑在朋友那里寻求安慰。如果你求助的好友是一个阅历丰富并且有大智慧的人,那么你很幸运,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身边好友的经历和阅历大都和自己差不多,很难真正跳出你的困境,站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看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其实,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于遇到问题了再去找谁,而是真正拥有1~2 位导师型的朋友,可以是工作中认识的前辈、大学的师兄或者师姐、公司内部的导师……但是,做朋友并不是单方面的意愿,你需要向他们展示你有价值的一面,让他们感受到你值得作为朋友交往。这里的“价值”并不是说你拥有什么特殊资源别人有求于你,而是一种值得别人欣赏的品质,比如真诚、实在、幽默、吃苦耐劳,等等。总之,建立丰富的社交圈,拥有能够给你足够精神支持的朋友,是建立健康精神生态圈的重要支柱。
  信仰,永恒的力量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他的《信仰的力量》中说:“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一个多世纪过去,在今天,信仰仍然是职场中前进的根本动力。
  在以上两个小调查中可以看到,梦想仍然是职场人自我激励的主要动力。这一点,在IT 技术从业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他们来说,技术不但是工作需要,更是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目标:成为“技术大牛”。在IBM 2012 年IT 实践达人大赛中,两位获奖者王亚南和于晓飞虽然来自完全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领域的研究,但是,对于技术,他们*5的感悟都是在技术社区中的分享和学习。在他们看来,技术就像是一把薪火,需要传承而不是私享,他们曾经通过提问的方式得到前辈的解答,而自己现在也正在做社区中的活跃分享者:把自己的经验整理成文档在社区中分享,并解答其他人的技术问题。在这种分享和传播的过程中,促使他们不断去研究更新的技术,做更大牌的“技术大牛”,成为某一技术领域的标杆人物……而至于他们在职场中的发展——假如你作为老板,难道不会对这样的员工爱不释手吗?
  所以说,在职场中,我们的信仰更多的不是来自宗教,而是对梦想的坚持和追求——这些正是促使我们不断进步的原始动力,也是精神生态圈的基石。
  谁能够给你当头棒喝?
  对于80 后、90 后职场人来说,更大的社会压力来自选择的机会太多,殊不知选择也就是放弃,自由就是枷锁。比如,有个囚犯,在牢里每天固定做工、放风、吃饭、睡觉,没有自由而言。一天,他出狱了,奔向自由世界,他却只会坐在马路牙子上发呆:世界变了,我该做什么——由于自由而不知如何选择,也就成为了走向自由的奴隶。相比得出选择结果,更难的是,谁才是一个可信赖的建议者?
  对职场人来说,选择困难的麻烦往往分成两个极端,一个是太过犹豫无法做出决定,错失机会;另一个则是缺乏总体考虑,抓住一点就急于做选择。因此,我们需要一位能“当头棒喝”的人,他能够在你太过犹豫的时候“点化”你,也能够在你冲动的时候,泼上一瓢冷水。通过调查显示,有过半的职场人都会愿意征询家人的意见,也有接近一半的人希望听前辈的建议。对困惑职场人的那些选择难题来说,家人是你做出选择之后的利益共同体,因此,他们虽然也想置身事外给出中肯建议,但是所处位置决定了他们的建议可能会更多考虑结果,而较少分析原因。前辈们如果对你所处行业和公司有所了解,并且对你个人较为了解,不失为a1的人选,看得更高一点,也就会走得更远一点。另外,虚拟社交网络也正成为受职场人欢迎的倾诉、求助平台,但是在那里,隐藏在ID 后的人,完全不用对发言负任何责任,需要甄别采信。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会计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