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用传统智慧解决现代烦恼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8-20
  2007 年以前,我跟现在许多年轻人一样,有一颗浮躁的心。在许多公司做过不少工作,每天努力奋斗,但不知自己到底要什么,想得到什么。脾气也比较火爆,不懂得要谦虚对人。还因为得到的成就而觉得自己挺不错。
  2006 年到2007 年,我遇到了一个事业上的波折,本来作为公司重点的培养对象的我,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得不离开。当时我的心中充满了郁闷,怨天尤人,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这时,一个朋友介绍给了我一本书,叫《了凡四训》,正好那时我也因为职业空白期而有时间静心读书。从开始读这本书之后,我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家训。分四个章节,分别讲的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袁了凡的命在童年的时候就被人算定了,他被算到有五十几岁的寿命,一生还没有子嗣。听到这个命之后,他去了北京的国子监去上学,也再不好好念书了。他说:“我整个命运都被锁定了,再怎么去做也没用了”。后来他到了南京,见到了云谷禅师,开悟。从那以后,他开始积德、行善、改变,一直活到了73 岁寿终正寝,还生了两个儿子,可以说完全跳出了他原本的命数。
  从这本书开始,我不仅在思考“命数”的规律,也从中看到了古代传统文化中为一代代人提供的解脱之法。我们现在的许多矛盾来自于不知道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与同事相处。在我们的古代教育中,不只教人处理人际关系,还会教人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生命的关系。现代人的目光和知识面太狭窄、太物质,造成我们活得很挣扎、很短视。看似人与人的矛盾,其实是人与自己本性的矛盾,是自己跟自己的矛盾。小到自我的挣扎和不解,大到家庭问题、公司问题、社会问题。问题在哪里?根本在于教育,因为我们存在有许多潜在的、可以改善的机会。
  从那以后,我开始专门学习传统文化。完全是自学,工作后只要有时间,就会找书来读,在网上观看解读经典的讲义。比如凤凰卫视在1999 年请净光大师解读《了凡四训》,有20 集。讲得非常透彻。我从那时起一发不可收。老和尚讲经,不是单纯地讲经中文字,而是结合社会的现状,结合我们自己,如何帮人清静下来,不要受外尘的干扰。还比如蔡礼旭先生解读《弟子规》,有40 集,这些都是学习传统文化很好的辅助。
  “五伦”中的人际关系
  中国古代尊儒教。儒家的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孝”。在《论语·学而》中,开篇就有:“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讲孝悌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之后孟子又将它细化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与子的关系就是爱的关系。《弟子规》讲“凡是人,皆须爱”。在小的家庭里,首先能爱父母。
  “夫妇有别”是什么意思呢?古代基本都是男子负责谋生,母亲的责任是教育子女和维持家庭和谐。因为母亲承担了“教育”的职责,责任比男人还要重要。如果一个女子能教育子女成才,贡献要远远大于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做出的贡献。这不是在歧视女性,因为教育好子女,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团结。但我们现在失去了教育,失去了母教,社会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会计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