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胜利法:欢乐的焦虑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8-20
  体面的自嘲
  屌丝们关心的事情很多,比如他们会谈论起许家印的家底,会聊到林书豪下一份合同的年薪,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为什么别人都说这月涨工资,可自己的工资条上却一点没变;屌丝们高兴的事情也很多,比如广州恒大夺得了亚冠小组*9,再比如某个一直看不顺眼的名人被挖出巨大八卦,但他们*6兴的还是新一年的房租竟然一分钱没涨;屌丝们感到愤怒的事情也很多,比如活熊取胆、汽油涨价,比如修正药业让大家吃皮鞋,但他们最愤怒的还是那个上学时坐在自己后边的一上课就睡觉、只会抄自己作业的臭小子,居然靠着裙带关系到某国企里做了领导,摇身变成了高帅富,还顺便撬了自己暗恋多年的姑娘。
  屌丝何其悲催,他们过着被高度概括了的人生,他们不得不生活在焦虑之中,他们有躲不掉的闹钟作战、刷卡上班、地沟油晚餐和公交灾难。世界不会为他们停下来,也不会围着他们转动。
  他们愁啊愁,愁白了头,也还是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没有出路。
  屌丝源于天生,他们无从选择。有人高大帅气,就有人形容猥琐;有人出身富贵,就有人生于陋室;有人才华横溢,就有人草包一个。这些东西本质上没法改变,然而对于这生来就不公平的一切,非但没人来关怀,没人替“弱者”发声,还要面对人为的不公和冷眼。更可气的是,当有人获悉了屌丝们藏身何处之后,就会有一帮贩卖成功学的骗子追过去,他们一边收着学费,一边对广大屌丝说,只要坚持,你也有成为高帅富的一天!
  在一个不大公平又很势利的社会中,天生的劣势往往转化成现实的劣势。高帅富的核心价值在于富,穷丑矮的主体思想在于穷。这些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焦虑和优越的根本,只是当它们经过包装之后,那种赤裸裸的评判方式变得好玩儿多了。
  没有人会完全忘记最初的自卑,只是需要一个解药来消化它、抚平它。“屌丝”一词英雄主义加人道主义般地出现了,迅速成为无产阶级乐于接受的自我称谓,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体面的自嘲,幽默地承认了自身在森林法则中“弱者”的地位。
  当人接受了这最难于接受的事实,他就会变得内心强大,不过屌丝们内心强大的另一层含义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这是一种安全的堕落,屌丝的数量激增,让众屌丝明白一件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于是他们上班刷微博,下班打dota,随着电脑的开启闭合,今天像昨天一样过去了,在通往高帅富的道路上,没能进步半毫米。但是,这没什么可怕的,因为身边的兄弟多了起来。
  堕落一阵,再自嘲几句,屌丝的生活有了规律。能让一个人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全盘失败,这是一项绝世创举,也是最嬉皮和混不吝的悲观主义。
  平民意识的恶补
  当“屌丝”一词泛滥起来,它就失去了从前的力度,这个词的含义也不再让人觉得难堪,而成为混迹于大众的一个标志。就像明星们接受采访,总爱说一句,“我呀,就是个老百姓。”而网络上,讨伐高官时,大家都爱把自己称作“屁民”。
  一样的,你会发现身边的高帅富朋友开始开着名车搂着美妞却自称屌丝;公司领导平日里颐指气使,开会时也说自己是个屌丝。
  于是真的屌丝错乱了,那些高端人士是想怎样?打土豪,分田地?屌丝何时成为了香饽饽?其实这套向下巴结的手法已经是老游戏了,从前大众反感精英文化,于是人人都说自己不过一介草根;微博上人们讨伐公知,于是一群平时活跃在公众面前的知识分子又率先提笔骂公知,唯恐避之不及;现在人们要对高帅富逆袭了,屌丝成了故事的主角,而真正的高帅富们怎么能做人民大众的敌人呢?人们对各种“二代”的愤恨日益加深,“二代”们需要一个自嘲的机会,自称屌丝体面而安全,当然不能错过。
  所以他们主动地自降身格,以和普通群众打成一片。
  这么多年,我们对于人的划分一直都在修正,到底依靠什么把人分类?以往我们沉浸在强权教育之下,习惯于把“成功人士”挑选出来,让他们凑成一堆。几乎所有的文化、娱乐、聚光灯都是为他们服务的,没人替那占了总数90% 以上的穷人代言。即便是在美国,也有不少人把人分成“winner”和“loser”。
  但“屌丝”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逆袭,它借助网络文化颠覆传统的思维方式,让穷人们有了被关注和相互认同的契机。
  我觉得这是令人兴奋的一面,文化机制终于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产生自我纠正,社会资源的关注目光、谈论对象开始向着普通人张开怀抱。
  那个来自德国的女“屌丝”
  一个词在形成了它特有的文化之后,属性就改变了。一个人在饭店吃饭,先不动碗筷,而是拿出手机对着饭菜左拍右拍,赶紧上传至微博。别人会笑,而他会向别人自豪地宣称,“我就是一枚屌丝。”这时“屌丝”不再专指穷丑矮,而是指代一种气质──与“高端、稳重”路线背道而驰的气质。
  有一部德国电视剧,完美地描绘了这种屌丝气质,内地字幕组在翻译时也独具匠心,取名为《屌丝女士》。故事讲的是一位高白美所过的剽悍生活。她在约会时突然脱不下紧身内衣,在另一次约会时克制不住放屁;她拿起iPad 当菜板,抱起沾了水的小baby 拖地。
  她用彪悍的、令人捧腹的、傻绝了的方式,来对待生活。她耍宝的幅度之大、口味之重、形象之颠覆均叫人瞠目结舌。艺术家们总是通过艺术手段表达人们对既有规则的反抗,同样是上班族,我们不可能像屌丝女士一样把自己整成那个样子,但是我们在镜头前放肆地笑上一笑,觉得,靠,我要是能这么活就好了。
  于是就又有了继续忍耐的动力
  有人评价说,这个人物是新女性的象征,可我认为不是这样,她没有和灵魂打仗,没有向命运叫板,她只是对别人的眼光熟视无睹,超然物外。而我们正常而谨小慎微的人类也许永远都不会有这样彻彻底底的自嗨精神。
  所以,虽然做个屌丝很容易,但拥有真正的屌丝精神,我们还需要进化。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会计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