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变成表达自己的方式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8-20
  三宅智:“三宅智’花·事务所”插画大师
  一把剪刀、几段胶布、数根铁丝,经三宅 智老师几个优雅而娴熟的缠绕、修剪动作,原 本散布于桌面的玫瑰、多头小菊、惠兰、绿樱芋、绣球、红柳,在短短 10 分钟内,变成了一束紧 致精巧、色调浓烈而不流俗、低调中透着高贵的心形捧花。这是三宅智老师为“情人节”主 题即兴创作的插花作品。
  完成作品后,三宅智将捧花插于瓶中,把制作过程中零落的玫瑰花瓣铺撒在其中一个花瓶周围作为装点。在她眼里,任何一瓣一叶都不能轻易丢弃,只要搭配得当,都能成为编织 美丽的元素。
  插花是一种表达内心的媒介
  三宅智在日本插花教学与花艺设计界声望很高。“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是 我想用某种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特别强烈。” 三宅智曾这样表述她喜爱插花的理由。插花是 一种表达内心的媒介,不同的花草树木、花器和空间环境的组合,折射出作者不同的内在情感。
  在进入插花界之前,三宅智从事了多年室内设计工作。后来她将日本华道草月流派传统技法和欧式插花艺术相结合,并融合室内设计经验,在1986 年创立了“花空间艺术工作室”。 之后又设立了“三宅智’花·事务所”,从事插花教育和花艺设计。二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 CB 国际插花艺术专门学校的高级讲师。
  但是,当初三宅智并不曾想过把插花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插花是一种无法被保存下来 的艺术形式,鲜花凋谢了,作品就不复存在。即便用相同的花材和花器,当时的心境也无法 重现。”三宅智说。这种无法复制和无法保存的特点,让插花艺术充满了魅力,让人有不断去创作、去尝试的冲动。
  三宅智如今每月都要在上海和日本两地间奔波,这缘自她与一位中国女人的缘分。2009 年,留日多年、同样痴迷于插花的郭娟在上海创办了巴东尚艺术社,将日式和法式 插花艺术引入国内。郭娟力邀三宅智老师来沪授课,三宅智欣然答应。“无论我做什么,三宅老师都愿意支持我。”郭娟说。早年郭娟在日本 CB 国际插花艺术专门学校修习花艺时,正是师从三宅智,两人因此建立了深厚 友情与信任。
  凡事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功利的目的,多半做不好
  插花艺术在日本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也极为普及。日本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分 工模式,使得日本女性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爱 好,因此都有一种“修习”的习惯。“这种‘修 习’与中国人热衷读 MBA 或者学习英语这类功 利性比较强的学习不同,完全是兴趣使然,目的 在于修身养性。”郭娟说。“修习”的形式多种多样, 绘画、美容、器乐、插花是比较普遍的几种。当 年旅居日本时,郭娟纯粹出于对花的喜爱而选择 学习插花。没想到,此后便与花结下不解之缘。“凡事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功利的目的,多半做不好。” 郭娟说。在兴趣驱使下,郭娟后来又到法国学习花艺,获得了高级花艺师资格。
  回国后,郭娟感觉到中国与她出国前的样子大不相同了。她用“有点病态”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似乎所有人都很忙,都在算计得失。而在她 出国前,年轻人喜欢谈论艺术和文学。创办巴东尚艺术社,一方面是想继续自己钟爱的花艺事业; 另一方面,郭娟希望借由插花这种形式,让人们 感受到“那些暂时看似无用的东西可以怎样改变 我们的生活”。
  “学插花,眼里只有花,是学不好插花的。” 三宅智说。在三宅智的花艺生涯中,她对一切美 的事物保持好奇,从电影、音乐、时尚、建筑、 美术、料理、美酒中吸收养分,运用于插花。她 对自己各个方面都很有要求,发型、装束、举止 言谈,都保持得体和美好。在她看来,插花作品 的感觉,就是作者整体表现出来的一种感觉,这都是统一的——插花这份工作,是三宅智对自我的一种诠释和表达。
  在中国教学,三宅智有种很明显的感觉 :中国学生学习插花的目的性比较强,而且似乎很快 就能成为专业人员。很多学生来此,都抱有将来从事花艺工作的打算。这与日本女性学习插花的 目的有很大不同。而且,中国学生会特别在意每 一堂课能获得哪些看得到的进步。郭娟也很认同 这种观点,“我常常跟学生说,不要计较于每一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些进步是无法量化的,要 看整体的结果。”
  插花,是一种审美艺术,一种自我充电的情 怀,而美其实是最难教授的一门学问。往往是那 些无法被量化的东西,恰巧是可以真正涤荡每个 人的核心能量。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会计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