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的现实定位和职业文化特征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8-21
  自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资本市场建立以来,在经济管理领域、尤其是财会行业, 对“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的关注和相关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典型的事件如,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第十届*9次大会上,针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总会计师行业无序的状况,陈箭深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递交了“加强总会计师管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提案,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财务总监职业发展的建议,如修订《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和《总会计师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总会计师的法律地位和管理职能,同时建立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走职业化、市场化、规范化道路等。
  一时间,理论界和行业职业团体(如总会计师协会)对提高财务总监地位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跨国公司和国际研究机构对财务总监的高素质要求和高社会地位与价值的评价,也使社会公众对这一白领,甚至可以说是“金领”的现代职业多了几分关注、羡慕和期望。财务总监似乎一改往日“账房先生”的守财形象,摇身一变为投资人的守护神、经营者的参谋长和资本运作的神秘执行者。财务总监大有以“管账”为辱、以“万能”理财能手为荣的新趋势。然而,正当越来越多的专家在讨论着财务总监的各种现代素质的时候,在美国,发生了安然、世通、安达信等系列造假事件,在中国,也爆发了以银广夏、蓝田股份为典型的会计造假欺诈广大投资者的多起恶性事件,使社会公众对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水准产生了怀疑,对财会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人们不禁要重新审视财务总监的职能定位和社会价值。本文将从经济现实出发,结合公司治理等相关理论,尝试探讨财务总监(CFO)的现实定位。本文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总监将有进一步职业化的发展倾向,并呈现出以诚实守信为主要职业文化特征,以股东价值和社会财富*5化为目标,以综合职业素养为保障,充分提升和实现财务总监自身职业价值的新趋势。
  诚实守信为本,弘扬财会职业文化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直接引发了人们对以财务总监和注册会计师为代表的财会职业是否诚信的讨论。诚信本来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所有市场活动参与者的基本规则,即买卖公平、诚实守信。那么,为什么许多有识之士特别要把会计行业看成是诚信行业之首呢?这要从“会计信息具有的公共属性”谈起。
  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1932)的著作《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揭示了现代公司制的基本规律,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之后钱德勒所描绘的美国经理革命,告诉我们,虽然公司的所有权与其决策权、控制权之间的距离一直若即若离,但在大部分时间和区域内,企业的实际经营权却一般都掌握在企业经营层手中。所谓“所有者”却是成千上万的分散投资者,他们的集中决策机制是脆弱和低效的。即使是在股权较为集中的公司(如我国现阶段的国有控股公司、家族性企业),由于客观上始终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高层经理人员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常常与企业的股东有着不完全相同的目标。然而,在目前社会的基本产权制度下,所有者利益仍然是企业和公司的首要利益。保护投资者利益将成为长期的社会基本制度和价值观念。因此,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设立一定的契约,进行相应的企业制度安排。这就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本涵义。它的目标是试图用最合适的代理成本来保证公司和股东利益的*5化。而目标的实现,首先有赖于完整、可靠和公允的会计信息以及及时的信息披露。当年科斯对“英国灯塔制度”的脉络分析,正是对现代会计信息公共属性的经济学诠释。很显然,资本的流动性和大众化程度越高,会计信息的公共属性就越强。这就是为什么上市公众公司和国有公司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可信度必须是*6的,其披露要求程度也应该是*6的。
  真实可信的公共会计信息,不仅巴菲特投资要依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要依靠,广大中小投资者也要依靠。如果财会行业失去了诚信,会计信息沦为“伪劣商品”,赖以维持的资本市场及其他市场经济秩序就会混乱,就好像如果“英国灯塔”的灯光很亮,但“灯塔”所在的位置却错了,这只能给过往船只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相应地,靠生产和管理会计信息生存的财务总监还怎么在市场经济社会上立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就不由得让我们思考,什么是“财会职业文化”? 本人认为,财会职业首先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就是诚信为本,不做假账。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提高,是财会行业社会责任的回归。财会职业文化的首要特征,就是体现出以传统财会职能为基础的“诚实守信”。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来把握的“道德和操守底线”将一直是财务总监的看家本领和不败法宝。
  以企业利益为重,保护和创造社会财富
  如果,财会职业只是诚实守信的“账房先生”,只是常娥身旁的吴刚,“诚信有余、效率皆无”,那么他最多只能是个忠诚的“灯塔看护人”,远不能满足企业股东和经营管理者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永恒追求。现代公司的主要目标就是股东价值*5化,企业利益至上。作为主要履行企业价值增长计量、控制经营风险的财会职业,特别是财务总监,必然要以企业利益为重,保护投资者权益,配合企业经营者创造社会财富。
  来自普华永道的专家团队在《公司未来的设计师(CFO:Architect of the Corporation’s Future)》(1999年)一书中指出,当股东价值*5化成为公司的主要目标后,价值基础管理(VBM:Value based management)自然是财务总监势在必行的任务,财务总监在VBM的实现中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股东价值管理”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基本含义,就是要在公司的所有决策如投资、融资和经营中,以现金流量贴现技术为主要方法,贯彻决策与实现公司的价值目标相一致的根本要求。价值管理会改变原来的传统方法,建立在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NA)和资本收益率(ROCE)等会计概念之上的传统评价方法,已逐步被以现金流为基础的反映企业整体股东回报(TSR),或企业价值的目标所取代,如投资现金流量(CFROI)、自由现金流量(FCF)和经济附加值(EVA)等。
  为此,财务总监必须以一个理财能手的形象,在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财务总监必须贯穿金融市场、公司战略与价值管理。为使VBM成为现实,财务总监须学会探求和理解公司的价值来源和驱动力(Drivers);通过分解公司价值目标至每个经营单元,来找出创造或侵蚀公司价值的地方;同时在运用如平衡计分卡等新型业绩计量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以价值为基础的决策;最后将新的VBM体系植入并扎根于整个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财务总监将在建立企业价值基础管理系统中发挥从未有过的巨大作用。
  所以,财务总监的第二个职业文化特征,就是以企业利益为重,保护和创造社会财富的“理财能手”形象。价值管理与创造能力将成为新时期判断财务总监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
  以职业素养为源,提升CFO职业价值
  基于上述特征,财务总监职责呈现出明显的“扩张”与“渗透”趋势,安永(200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财务总监最重要的工作依次是:(1)精确的盈利预测;(2)高质量的决策支持;(3)制定公司战略;(4)提高对外信息披露透明度(5)业绩评价;(6)风险管理。
  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综合素质要求财务总监的“能力框架”正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关注。安永的观点认为,一个称职的财务总监大致要具备以下素质:熟悉专业知识;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有领导的才能;有按时完成项目的能力;善于与人沟通;有健康的体魄等六大项。
  这些调查和统计,说明了实际的职业市场需要综合职业素养的财务总监,这实际上反映了财务总监进一步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如果说,资本为了寻求规模效益而产生了两权分离的需求,继而引发“经理革命”的话;那么,为了保证经理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和资本投资者两者利益的协调发展,财务总监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财务总监的“职业化”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素质的“专业化”,体现在很强的职业标准、专业素质和其他综合素质要求等方面;二是角色的逐渐“独立性”,表现为有独立的职业团体和逐步建立的职业资格;三是自身价值的市场化,其涵义主要是指报酬的市场化。近年来跨国公司的财务总监平均报酬急剧上升。其底薪的增长非常有限,报酬的增长主要来自股票和认股权收益的增长。研究表明,在成熟市场,财务总监市场有长期的记忆力,它能甄别他们的素质和业绩,并施以赏罚。优秀的财务总监在企业成长的同时,分享着股东价值的增长,并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本人认为,财务总监的第三个职业文化特征就是以职业素养为源泉,运用市场规则来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财务总监市场定价的提升和社会影响的扩大将成为“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时代写照。
  随着人们对财务总监在现代企业中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定位也会逐步科学、合理和务实。有学者(汤谷良)提出新时代财务总监“三师合一”的倾向就是一种代表,即以监督职责为基础的注册会计师(CPA)、以管理控制职责为主的管理会计师(CMA)和以理财职责为标志的财务分析师(CFA,CFP)。相信伴随着财务总监进一步的职业化趋势,其职业形象将越来越体现出“以诚实守信和传统职能为基础,以现代理财能力为手段,创新思维与职业谨慎行为并重,通过保护和创造社会财富来实现自身职业价值”的职业文化特征。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会计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