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政策的风吹草动,一向牵动着保研人的心!在2021年复旦大学新改变的保研政策中,明显降低了学业成绩的占比,提升了科研竞赛实习等的加分比例,并且提出GPA高于2.0均可以有推免机会。这条新政的推出说明保研不再以本科成绩论英雄,更加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仔细研读推免文件后,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成绩折算拉小了高分的差距,却对低分同学有着成绩提升的作用。
而参军、志愿者、国际服务等加分项也有着一定的“门槛”。值得注意的是,“申请人与直系亲属或学历、职务明显高于本人者合作获得的奖项仅供参考,不计分。”这也就是说有导师署名的论文是不被当作加分项的。
这一改革牵扯最大的是从一开始就奔着成绩保研的同学,有着鲜亮国际实习以及国家竞赛奖项的同学可以瞬间提分很多,这导致许多奔着绩点保研的同学一瞬间被反超。
有同学提出质疑:“为什么这些改动没有缓冲期,而直接在我们这一级实施?如果是这样,我可能一开始就不会只想着刷绩点了,政策改变后,以后可能就会有人为了加分而参加许多毫无意义的比赛。”
部分同学对于政策的不满还在于“缓冲时间太少”,文件发布两天后就需要上交材料申请,而申请一天过后就公布推免名单,根本没有可以补救的机会,也就造就了一些同学在短时间内的不适应新的保研政策。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在其中第四条强调“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实从2020年10月推免开始,多所学校就更加注重学生的成果形式,从而修改推免政策。
成绩不再是一切,那么我们的目光又该转向哪里?作为保研党,除了本科期间的专业课之外,大家也要将目光放在各项竞赛,实习,提高综合素质!预祝各位考生成功上岸!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