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生态园林式学校”。以下是“武汉工程大学考研怎么样?”的全部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武汉工程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化工为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校。
一、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18个学院(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有1个国内“一流学科”,6个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4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2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翻译、艺术、工商管理、法律、会计、金融、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等1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进入数量位居省属高校第一。
二、人才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337人,平均年龄45岁,有教授、副教授790人,高级职称占比59.08%,博士比57.89%。有博士生导师93人,硕士生导师958人。有双聘院士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等人才100余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27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津贴,二级教授19人,三级教授36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家级人才为龙头、“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为中坚、各类正副教授为骨干、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三、科研平台
学校科技创新平台成绩显著。1所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情报信息、分析测试多功能于一体的研究设计院。1个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部委级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8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技术中心(基地)。拥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化工、医药、石化行业(化工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特种设备设计(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资质,建筑工程丙级资质,检测计量认证资质,节能检测资质,湖北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施工资质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矿物加工工程4个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6个新申报认证专业得到教育部受理。设有湖北省石油产品暨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是湖北省科技厅化学化工查新检索定点单位。学校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是武汉市唯一设在省属高校的工业技术研究院。
四、科研成果
2012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307项,其中原973计划、原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51项,省部、市级项目1352项。获国家、省部、市级教学、科技成果奖14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市级科技奖励123项。获专利授权1602项。教职工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CSS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检索收录6295篇。2016-2020年,科研入账经费共计6.39亿元,科研经费增幅居省属高校前列。机器人足球队共
荣获20余项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学校建有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器大楼,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武汉市科技管理先进集体”。主办《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化学与生物工程》等科技核心期刊。
五、合作交流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40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师资互访、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每年有百余名世界著名科学家及国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访问。每年派出大批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出国访学进修、攻读学位、合作交流调研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进行科研合作等。学校成立有13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参加的董事会、41个校友分会以及武汉工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黄陂区、宜昌、十堰、黄冈、荆门、重庆长寿等市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机制。学校设有“企业佳助学金”“人福药业奖学金”等社会奖助学金19项。
近年来,学校主办或承办了中国矿物加工大会、国际矿业学术论坛、WILEY-黄鹤楼先进纳米材料高端论坛、电气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第十一届SPIE多谱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国际学术会议、第一届国际磷资源开发学术研讨会、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之化工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冶金与矿业领域在研项目交流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学科发展前沿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微波化学会议、全国制药工程专业研讨会、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
六、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按照“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化工行业”的服务面向,树立“全面成长、追求卓越”的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以“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核心的“两型两化”
(创新型、复合型、工程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仅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武汉工程大的毕业生,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五年来,武汉工程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际奖项10项,国家级奖232项、省部级奖项593项。研究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其中高质量就业率接近60%。
内容出自:武汉工程大学院校官网
以上就是学姐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工程大学考研怎么样?”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高顿考研官网查询,祝大家考研成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