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院2023年体育学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已经发布,各位同学注意及时关注相关信息。高顿考研为大家整理了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院2023年体育学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体育学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
Ⅰ考查目标
体育学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综合考试涵盖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两门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学校体育学:150分
运动训练学: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Ⅲ考查范围
一、学校体育学
考查目标: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一)古代社会的体育
(二)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
(三)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
(四)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一)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
(二)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三)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一)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第五章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
(一)体育课程的特点
(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
(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第六章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
(一)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二)体育教学(学习)目标
(三)体育教学内容
第七章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一)体育教学方法
(二)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
(一)体育教学设计概述
(二)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
(三)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
第九章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
(一)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
(二)体育教师教学评价
第十章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第十一章体育课教学
(一)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
(二)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
(三)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
第十二章课外体育活动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第十三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第十四章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二)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第十五章体育教师
(四)体育教师的特征
(五)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
第十六章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
(一)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
(二)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
(三)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四)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参考书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
2.杨文轩,张细谦,邓星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二、运动训练学
考查目标: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基本原则、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运动训练计划制订与实施等,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
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言
(一)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二)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三)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
(一)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
(二)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三)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四)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五)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六)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第三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
(一)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二)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四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
(一)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二)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三)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训练
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二)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三)操作性训练方法
(四)运动训练基本手段
第六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一)运动训练负荷概述
(二)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
(三)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
(四)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
(五)运动训练负荷的项群特征
第七章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一)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构架
(二)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调控
第八章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一)教练员的认知
(二)教练员的执教
(三)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
(四)教练员的领导行为
参考书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
2.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