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大纲包含了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对于参加复试的同学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目前,2023北京化工大学考研复试大纲已公布,为了大家更好的安排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复试大纲的详细内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查看收藏。

一.适用的招生专业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考试的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为闭卷笔试,可以使用无字典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高分子化学部分:
1.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基本概念,包括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基本的聚合反应类型,如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聚合物的主要命名方法。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2.自由基聚合
运用热力学(△E,△S,T,P)、动力学(空间效应-聚合能力,电子效应-聚合类型)对单体聚合能力进行分析、判断。
自由基聚合主要基元反应特征,自由基聚合总体反应特征。
自由基聚合常用引发剂:种类、分子式、符号、分解反应式、特点;表征引发剂活性的四个参数,引发剂效率,诱导分解,笼蔽效应;引发剂选择原则。
聚合速率:表达式、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手段,包括:
聚合初期聚合反应速率的推导、三个假设、反应级数的变化;
聚合中后期的反应速率的研究:自动加速现象,凝胶效应,沉淀效应等。
相对分子质量:表达式、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手段,包括:
动力学链长、自由基寿命、聚合度的表达式、链转移主要类型及对聚合度的影响、阻聚、
缓聚、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
3.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常用单体与引发剂。
阳离子聚合机理,包括基元反应、特点、异构化聚合、假阳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离子对平衡式及其影响因素
阴离子聚合常用单体、引发剂及单体与引发剂的匹配
阴离子聚合机理,包括基元反应、特点、活性阴离子聚合原理、特点及主要应用。
离子聚合活性中心存在形式及活性、离子对平衡及影响因素。
阴离子、阳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的比较。
4.配位聚合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概念、命名及立构规整度。
基本概念,如配位聚合、络合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Ziegler-Natta聚合。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主要类型(如两组分催化剂、三组分催化剂、载体型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组成、活性、特点。
了解丙烯单金属、双金属配位聚合机理、二烯烃配位聚合机理。
了解易位聚合。
5.开环聚合
单体开环聚合能力分析、常见开环聚合种类及开环聚合基本原理。
6.共聚合
共聚合基本概念,共聚物主要类型与命名。
共聚组成微分方程推导、假设的运用、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典型的共聚形式及其共聚组成曲线、特点。
影响共聚组成的主要因素及主要控制方法。
单体与活性中心相对活性判断、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
离子型共聚与自由基共聚的比较
7.逐步聚合
逐步聚合反应分类及主要产物的合成。
官能团等活性理论。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聚合度的控制(理论计算与实施)。
体型逐步聚合:预聚物的主要类型、合成、特点;凝胶点的控制(理论计算与实施)。
线形、体型逐步聚合、连锁聚合的比较。
8.聚合方法
连锁聚合的主要实施方法:基本组成及作用、特点、典型品种实施例。
逐步聚合的主要实施方法:基本组成及作用、特点、典型品种实施例。
了解其他的聚合实施方法。
各种聚合实施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常用聚合物的合成。
9.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重要的聚合物的相似转变反应:纤维素、聚醋酸乙烯、离子交换树脂等。
重要的聚合度变大的反应:橡胶硫化、过氧化物交联、HIPS、ABS、SBS等。
重要的降解反应:PMMA、PE、PP、PVC等。
功能高分子的主要类型和合成方法。
高分子物理部分: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
1、构型的概念;
2、构象的概念;
3、高分子链的柔顺性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4、均方末端距的几何计算法;
5、高分子链柔顺性的表征;
6、晶体和溶液中的构象;
第二章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1、内聚能密度的概念;
2、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3、各种结晶形态和形成条件;
4、聚合物晶态结构模型;
5、结晶度及其测定方法;
6、非晶态结构模型(Yeh两相球粒模型和Flory无规线团模型);
7、液晶态的基本概念;
8、液晶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条件;
9、液晶的特性和应用;
10、聚合物的取向现象、取向机理、取向度的表征和应用;
11、高分子合金的概念、相容性和组分含量与织态结构的关系;
12、非相容高分子合金的增容方法和相容性表征;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1、高聚物的溶解过程;
2、溶剂的选择原则;
3、溶解度参数的概念和测定;
4、Flory—Huggins晶格模型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高分子溶液热力学相关的基本公式;
5、互作用参数(1)和第二维力系数(A2)的物理意义;
6、溶液的含义和条件;
7、渗透压的概念及公式的应用;
8、高分子溶液及多组分聚合物的相图和相分离机理;
9、高分子浓溶液在聚合物增塑和溶液纺丝中的应用;
10、凝胶与冻胶的概念;
第四章高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1、各种平均分子量的统计意义和表达式;
2、分子量分布宽度的表示方法(多分散系数、多分散指数、微分分布曲线、积分分布曲线);
3、端基分析法、气相渗透法、粘度法测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基本公式、测试方法、所测分子量的为哪一种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范围;
4、聚合物的沉淀与溶解分级方法、原理,画出积分分布曲线和微分分布曲线;
5、PC的分离机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
第五章聚合物的转变与松弛
1、聚合物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
2、模量(或形变)—温度曲线上的各种力学状态和转变所对应的分子运动情况;
3、玻璃化转变的现象、自由体积理论,(一般了解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
4、玻璃化温度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及调节;
5、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结晶能力的关系;
6、等温结晶动力学方程和应用;
7、结晶聚合物的熔融过程的特点和熔点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橡胶弹性
1、橡胶弹性的特点;
2、通过热力学分析掌握橡胶弹性的本质;
3、橡胶状态方程及一般修正;
第七章聚合物的粘弹性
1、聚合物的粘弹性现象和分子机理(包括蠕变现象、应力松弛现象、滞后现象、力学损耗);
2、粘弹性的力学模型理论(Maxwell模型、Kelvin模型和多元件模型);
3、弛时间谱和推迟时间谱的物理意义;
4、Boltzmann叠加原理及应用;
5、时温等效原理(WLF方程)及应用;
6、测定高聚物粘弹性的实验方法;
7、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损耗角正切、对数减量之间的关系;
8、分子运动与动态力学谱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
1、聚合物应力—应变曲线、从该曲线所能获得的重要信息,以及各种因素对应力—应变曲线影响;
2、屈服现象和机理,银纹、剪切带的概念,了解屈服判据;
3、聚合物的强度、韧性和疲劳等概念;
4、格里菲斯的脆性断裂理论;
5、聚合物强度的影响因素、增强方法和增强机理;
6、聚合物韧性的影响因素、增韧方法和增韧机理;
第九章聚合物的流变性
1、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2、聚合物粘性流动的特点
3、聚合物熔体切粘度的测定方法
4、聚合物熔体切粘度的影响因素及分子解释
5、聚合物熔体的弹性表现
四.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50分,题型包括解答题、计算题。
五.主要参考书
张兴英、程珏、赵京波.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华幼卿、《聚合物物理学》励杭泉编著化工出版社2007
以上信息来源: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
以上就是学姐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复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高顿考研官网查询,祝大家考研成功。另外,小编为2024考研的小伙伴们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料,点击下方蓝色小卡片即可获取哦~
相关阅读
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本条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一个月。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考研热搜
-
2024浙江师范大学考研692音乐学综合考试内容有哪些? 高顿教育 2023-09-14 10:04:12
-
2023暨南大学日语笔译专业359日语翻译基础考研试题! 高顿教育 2023-09-14 09:40:22
-
2024年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考研招生简章!含报考条件 高顿教育 2023-09-14 09:30:42
-
202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2电路理论考研大纲最新公布!含试卷结构 高顿教育 2023-09-14 09:26:00
-
202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30计算机软件综合考研大纲已发! 高顿教育 2023-09-14 09:10:50
-
安徽工业大学337工业设计工程考研大纲有哪些内容? 高顿教育 2023-09-13 17:17:38
考研

证书星级





距离考研考试仅剩
天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是一项选拔性考试。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非全日制、中外合办等。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
加载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