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召开会议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改进合意贷款管理、从2016年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有关工作。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011年以来实施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央行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Prudential Assessment, MPA)。

MPA体系是什么?


MPA体系,即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Assessment),共包括资本与杠杆、流动性、资产质量等七大方面。在MPA中,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资本水平是金融机构增强损失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资产扩张受资本约束的要求必须坚持,这是对原有合意贷款管理模式的继承。

同时,利率定价行为是重要考察方面,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约束非理性定价行为,避免恶性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是什么?


微观审慎监管指的是,瞄准单个金融机构和单个金融部门的稳定。对每一家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防止这家机构出问题,是微观审慎的范畴。与之相对应,宏观审慎监管自然就意味着监管的范畴不限于单一机构或部门,而是将目标着眼于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监管当局普遍认识到经济系统中的一些致命风险在微观审慎监管下被忽视了,宏观审慎监管则能有效弥补监管盲点,因此,国际上响起了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呼声。中国央行也在2010年宣布要启动宏观审慎监管,2011年就开始建立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具体释义:

宏观审慎监管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系统对经济体系的负外部溢出而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管模式。

 

1979628-29日,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前身库克委员会(CookeCommittee)在一次关于国际银行贷款期限转换的讨论会中首先提到了“宏观审慎”一词。在公开文件中的首次亮相却是在1986年,欧洲煤钢联营(ECSC)在当年的《国际银行新近创新报告》中用部分段落正式讨论了宏观审慎政策。随后,“宏观审慎”一词开始被越来越多地提到,但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作为一个驱动因素,此后“宏观审慎”一词开始大规模应用。1998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迈向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框架》的报告中*8将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用于监管金融体系。

 

  宏观审慎监管的具体目标可以分解为二:一是限制金融风险的累积,降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或强度;二是强化金融体系对经济下滑和其他负面冲击的恢复能力。限制风险累积可以理解为对系统风险的事前预防,强化恢复能力是对系统风险爆发后的事后补救。

 

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能定位是对微观审慎监管的补充。这意味着在审慎监管的框架内仍然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宏观审慎监管处于协助性地位。在具体的监测方法和监管工具上,宏观审慎监管可以成为微观审慎监管的延伸和扩展。

 

  宏观审慎监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识别系统风险,即发现、监测和计量系统风险及其潜在影响;二是降低系统风险的发生概率,即通过提高监管标准和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等,预防系统风险爆发;三是缓解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即在系统风险爆发后,限制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分为宏观审慎监测框架和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两个部分。前者通过指标体系识别和监测系统风险,后者侧重于研发干预系统风险的政策工具。作为二者的基础,还应确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安排,建立监管主体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主要显现在不同的监管目标以及由此而采取的不同监管措施上。

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防止经济增长(GDP)受影响;而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控制个体金融机构或行业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监管内容上,宏观审慎监管侧重在对金融机构的整体行为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力的监管上,同时关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而微观审慎监管侧重于对金融机构的个体行为和风险偏好的监管。从具体监管对象上看,宏观审慎监管更关注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如银行和金融集团)的行为,金融市场整体趋势及其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而微观审慎监管则更关注于具体金融机构的合规与风险暴露情况,避免使投资者和储户等个体遭受不应有的损失等事件。

 

  良好的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可以相互促进,增强彼此的监管效果。比如,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敞口监管,微观审慎监管措施会关注该银行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和相关放贷政策,而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则会关注银行业整体的信贷规模及其与有关资产价格的关系,并据以判断银行体系是否正在积累信用风险。由于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不完全一致,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手段也会大相庭径,比如宏观审慎监管会因为强调整体的稳定性而忽略对个体利益的保护,而微观审慎监管则相反,首先关注的是个体风险控制。

 

金融监管

 

2016年9月10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牢牢把握任何时候都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理念,同时,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底线。

 

刘士余用“五个坚持”阐述了他的监管思路。

 

(1)  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理念。坚持不移贯彻落实到资本市场各个环节。

依法监管就是证券监管部门要按照《政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来管理监督市场,使用法定标准,采用法定手段,达到法定的目的。

中间监管就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绝不手软,动真格的。

全面监管就是把资本市场的活动都要纳入到监管体系当中,因为到今天,中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交叉性、跨市场的产品、机制到国际、国内的生产已经是相互渗透,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当中的各种功能、工具来使用,已是泾渭不再分明了,所以必须全面监管,不仅是在资本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全面监管,而且是在国家层面应该搞分业监管、金融行业的监管和经济行业的监管。股市这个行业的管理和国家示范性的,都要有一个全面协同、全面监管的大的意识。

 

(2)  坚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理念。

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金融安全最敏感的部分,也是各种矛盾形成的火山口。证券市场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宏观意识。

 

(3)  坚持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放在突出地位,保护好中小型投资者交易参与者的投资权益。

这是中国证监会反复强调的事,因为资本市场上优胜劣汰甚至是大鱼吃小鱼的这些现象好多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们真正能做到把保护中小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重中之重,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作为资本市场监管、资本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那我们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就得到了很好的修复。相反,如果梳理得不好,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就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信心,在全世界也没有这样一个市场,这是中国人口众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因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离不开大众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变成简单的机构投资者的市场,这是现实。处理得不好,甚至会让资本市场背离中国特色,背离社会主义制度这两个中国市场经济的根本的因素。

 

(4)  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

尤其是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当中,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和现实,它必须牢牢地坚持国际化。中国的市场化,中国的法制化对投行,资本市场就是国际化的,所以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围绕国家金融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来提升我们国际化的水准。

 

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在资本市场和固定市场之间来回倒腾,始终进不到实体经济,是非常危险的。

由此可见,证监会对于资产泡沫充满警惕,严管市场的决心也并未放松。

 

 

拓展:

合意贷款是指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经济信贷政策意图的贷款,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一个时期内贷款总额进行投放节奏与投放规模的调控。

其实质是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其核心内容是指金融机构适当的信贷投放应与其自身的资本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相匹配。其中,资本约束不仅包含过去8%最低资本要求,还包含逆周期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储备资本等基于宏观审慎的资本要求;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则意味着整体信贷增速不应过多偏离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合意贷款规模与人民银行根据各项经济指标、被调控对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财务经营指标和信贷指标、及其它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合意贷款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金融机构“用好增量贷款”,如投放至新兴行业领域,促进新技术发展,同时要“盘活存量”;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支持,倒逼行业自我改革。

合意贷款对金融机构来说意义重大,没有该措施,金融机构可能会出现无序放贷的结果。如房地产市场热门,所有金融机构把全部贷款投放给房地产商,造成其它行业信贷资金不足,扰乱整体金融市场,影响经济发展。

  合意贷款能直接对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形成干预作用,发挥杠杆作用。

  合意贷款在各地实施以来,在从总量上把握信贷规模、合理适度地引导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上取得了不少成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推动信贷均衡适度投放。

2、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各银行机构积极在用好贷款增量和优化信贷结构上下功夫,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增强,涉农领域的信贷需求得以优先满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得以持续优化。

3、倒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厚资本实力。合意贷款计算公式中的有关资本金水平因素督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获得更多的合意贷款规模而主动提高资本金水平。

 

拓展:

引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是我国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践探索的结果,也是我国宏观金融管理政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我国在宏观审慎政策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得到国内外的认同,欧央行、美联储一些高管在相关演说中,对人民银行在这方面的工作表示赞赏,国内在这方面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但由于这项政策框架实施时间不长,有许多工具和手段尚在磨合和完善之中,对MPA的属性和政策边界也存在不同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沟通,实现新的共识。

 

在人民银行宣布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之后,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相继在一些刊物发表文章深入阐述宏观审慎政策。这些文章是,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访谈《探索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的《如何理解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及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的《以宏观审慎为核心推进金融监管改革》。这三篇文章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MPA的属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MPA的引入,意在解决传统货币政策、传统金融监管之间的真空和不足,进而从整体上对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变量进行观察和评估,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包含政策目标、评估、工具、实施、传导、治理架构等组合,它将单一目标拓展为七个方面的十多项指标,涵盖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

 

MPA与货币政策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容和互补的关系。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共性一面,即都可以进行逆周期调节,都具有宏观管理的属性,但货币政策针对整体经济和物价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意味着金融稳定;而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作用和集中于金融体系本身,着眼于过程监控和尾部风险,着眼于金融稳定。与国外相比,我国宏观政策工具箱更加丰富,MPA兼具了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属性,更加全面和系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经验表明,过度运用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会付出高昂代价,甚至为下一步金融稳定埋下隐患。从这个意义上讲,MPA的引入可以减少运用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成本压力。

 

MPA与传统金融监管也不是替代关系,其主要是为了弥补传统金融监管或微观审慎监管的缺陷。传统金融监管重点是保持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但个体稳定并不等于整体稳定,金融规则的顺周期性、个体风险的传染都会影响金融稳定。MPA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混业监管,而是从更加宏观、长远的角度丰富调节工具和监管手段,超越微观审慎监管偏好,并通过金融监管协调防范跨市场风险,促进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

 

MPA符合金融管理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是行政管制或规模控制。MPA要求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应当符合经济合理增长需要及其自身的资本水平,它是建立在资本约束、金融机构自律管理基础上,并且有充足的弹性和柔性。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都在致力于建立更加审慎的政策框架,引入MPA是我国顺应国际国内治理需要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在致力于完善和建立新的监管体制,加强宏观与微观的协调,合理确定监管的边界与分工,以保持微观金融主体的活力和维护金融稳定。MPA为未来金融管理提供了清晰的、逻辑的制度框架,并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补充*7的金融监管之宏观审慎——

银行表外理财纳入MPA框架带来的影响:

这种金融监管有利于风险偏好下行,也是的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随着银行理财面临挑战的加剧,不能排除财富管理需求向公募基金和互联网金融加速转移的可能。

 

为了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此次央行开始把表外理财(剔除现金存款部分)纳入到广义信贷定义之中,也就意味着MPA将对规模庞大的理财市场发挥效力了。

 

在银行理财业务的刚性兑付没有被打破的市场环境下,结合当下的低利率,理财产品的高速扩张与投资压力并存,而过快的理财扩张已经对全行业形成了较为显著的风险隐患。此外,银行之间的合谋可以进行监管套利,对宏观审慎监管效果造成冲击。

MPA本质上是控制各银行之间的行为差异,以降低银行之间的规模竞争,也就是银行产品的同质化严峻,由于规模竞争而扩张信贷的表外理财面临收缩压力。

其次,由于表外理财被纳入监测之后,非标资产的扩张将得到遏制,而银行理财资金流向房地产等行业也将得到控制,从而推动信用格局的深化。

然后,目前来看,做好存量业务,提高存量业务收益将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任务;而从长期来看,银行理财往何处发展,商业银行应作出实质性、差异化的变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