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银行监管框架

来源:高顿网校 银行从业
169人赞过
银行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高顿金融研究院

中国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基地

问题解答:

  我国银行监管的历史

  1984年以来,我国银行监管治理随着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和监管重点的变化而随时调整、演化,其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一)初步确立阶段(1984--1993年)

  (二)探索成形阶段(1994--1997年)

  (三)改革调整阶段(1998--2003年)

  (四)形成完善阶段(2003年至今)

  银行监管的四个层次

  (一)银行自我监管

  (二)外部监管

  (三)行业自律

  (四)市场约束

  我国当前银行监管的框架

  完善的审慎监管框架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是审慎全面的监管规则;二是行之有效的监管工具;三是科学合理的监管组织体系。

  (一)我国的银行监管规则

  银行业监管规则体系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四个层次构成,法律、行政法规是基础和主干,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了实际监管工作中的依据和准绳。

  (二)我国的银行监管工具

  我国传统的监管工具主要包括流动性、拨备覆盖率、风险集中度、不良资产率,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发布的背景下,中国银监会于2011年4月27日公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陆续引入或更新了资本、拨备、流动性、杠杆率等银行监管工具。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声明‘来源高顿’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的商业应用。

主页 > 银行从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