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具体操作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4-18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费用处理”的财务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难于操作的现状,特尝试论述此制度在工作中的具体转化操作方法、步骤。
 
  一、工作中的困惑
  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应计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不是无处去查询财务制度而是面对财务制度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具体操作。
  (一)资本性支出还是费用性支出由谁界定
  一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由使用部门提方案,基建部门搞施工,最后工程结束时出决算。当经办的业务人员拿着发票附着决算到财务处来报账,要求挂账或付款时。这项业务是应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全靠最后财务人员把关,而且把关的方法也仅凭职业判断。判断其应资本化并向领导汇报同意后,就通知经办人员去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如果判断其应费用化就直接做账计入当期成本。
  这种处理方法风险是非常高的。首先没有足够的关口对风险事件进行把关、判断,化解削弱风险,而是将所有风险全部转移到财务人员身上。一项本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你财务人员职业判断出来了就计入资本性支出,你没判断出来可能就计入了当期成本。问题可能只能等年终财务审计或税务局查账时才能发现,那可能对当期经营指标造成的影响已无法弥补。所以应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账务处理事项列入单位风险事件体系,来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使该事项可控。
  (二)现行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财务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现行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相关财务制度。摘录如下。
  财政部财会[2003]10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中的解答意见。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除此以外的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不再通过预提或待摊的方式核算。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应依据上述原则判断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应当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固定资产准则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具体操作问题是:
  (1)由哪个业务部门界定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大约能延长多少年?
  (2)由哪个业务部门界定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量化值大约在什么区间?
  (3)由哪个业务部门界定增计后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增计金额应是多少,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是多少?
  小编认为目前的财务会计制度只宏观规范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大框架,能读懂但操作不了。如果按此操作说到底还是要借助职业判断,职业判断固然是我们工作中必不可缺的职业素养,但它也为到年终财务决算审计或税务局检查时与注册会计师或税务人员纠缠不清埋下了隐患。毕竟职业判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笔者发现税务部门在处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有些部分具有纲性规定制度,这可能与税务部门要具体纲性执法有关。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结合财务会计制度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税务制度和以及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来尝试探讨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的具体操作步骤。
 
  二、目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种类
  目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
  (1)租赁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大修理费用。
  (2)自有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费用。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费用。
 
  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账务处理种类
  目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账务处理种类主要有三大类。
  (1)在租赁期或可使用期内摊销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2)计入资本化支出;
  (3)直接进入当期成本。
 
  四、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按照准则制度具体操作
  (一)首先各单位要根据财政制度,结合本单位业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费用确认标准”
  各单位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费用确认业务应该在标准制度中量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范围、计入资本化的范围,计入当期成本的范围,这样才能使具体操作有章节可依。
  (二)强化内部控制,强化业务流程,按照制定的制度划分职责,明确分工,降低风险
  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业务,让所有参与该工作的业务处室都参与进来,对各项确认标准依据本部门的业务特性进行职责化分。
  (1)在项目申请阶段,由需求部门提出该固定资产改扩建后要达到的目标,基建部门预计工程的费用,资产部门预计完工后的使用年限。在此阶段我们就可以让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财务确认标准预以表格形式的量化,为后续财务确认打下基础。
  (2)在该项目经过单位业务流程审批、实施、完工后,再根据完工后的工程决算数和实物状态再量化填表,为最终进行财务确认提供支撑资料。
  (3)最终财务部门根据事先业务流程中的表格很容易做到准确确认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并且整个业务流程能够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使该业务的风险关口前移,使我们能够把握业务,控制业务,控制风险。而不是等审计或税务检查时再空洞的去解释。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会计实务 > 初级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