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怎么理解通俗

来源:高顿教育 初级会计职称
193人赞过
王惟烨
王惟烨
ACCA、CPA

高顿会计研究院特聘讲师,《会计职称四维考霸》编者

问题解答:
摊余成本一般都是指帐面价值(除了固定资产,因为固定反映的是原值,他的摊余价值是与累计折旧的差额)。 如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假设原来进账成本为100万,摊销期为50年,经过10年的摊销后其摊余成本为80万元,已经摊销了20万。
摊余成本的理解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摊余成本通用公式:
资产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上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利息调整的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已偿还的本金
负债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上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利息调整的摊销额)-已偿还的本金
如果是到期一次支付本金和利息,计算摊余成本时就不需要减去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摊余成本计算公式
溢价发行
每期摊销额=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实际成本×实际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初始实际成本-累计摊销额
折价发行:
每期摊销额=实际成本×实际利率-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初始实际成本+累计摊销额
以上就是【摊余成本怎么理解通俗】的全部解答,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官网 !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声明‘来源高顿’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的商业应用。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百科
初级会计职称,又叫做初级会计师、助理会计师,是指通过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的会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获得担任会计专业职务的任职资格中的初级资格。

主页 > 初级会计职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