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回避是什么

来源:高顿FRM FRM
82人赞过
徐思远
徐思远
博士、CFA/FRM持证人

高顿CFA/FRM研究院主任、 《FRM中文教材》主编

问题解答:

  风险回避(Risk Avoidance)

  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影响预定目标达成的诸多风险因素,结合决策者自身的风险偏好性和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的中止、放弃某种决策方案或调整、改变某种决策方案的风险处理方式。

  风险回避的前提在于企业能够准确对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形势,客观存在的风险属性和大小有准确的认识。

  风险回避的优点

  相对于其它风险处理方式而言,风险回避的优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风险回避方式在风险产生之前将其化解于无形。大大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有效避免了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

  第二、节省了企业的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使得企业得以有的放矢。在市场竞争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风险回避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不足之处在于:

  首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而风险与收益和机会常常相伴而生,回避风险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获得收益的机会;

  其次,因为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绝对的风险回避不大可能实现。

  另外,风险回避必须建立在准确的风险识别基础上,又因为企业判断能力的局限性,对风险的认知度是存在偏差的。

  因此风险回避并非总是有效的。久而久之风险回避,可能助长企业的消极风险防范心理。过度规避风险而丧失驾驭风险的能力,生存能力也随之降低。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风险回避是否是最佳的风险处理方式,要依具体情况而定。

  风险回避的类型

  严格意义上的风险回避可以分为积极的风险回避和消极的风险回避。

  其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认为企业自身的实力。

  不足以承受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在风险发生之前,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声明‘来源高顿’均为原创,未经许可,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的商业应用。

FRM考试考试百科
FRM是“金融风险管理师“简称,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全球标准,由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开发的全球公认国际证书。在国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主页 > F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