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y毕业于上海交大理工科专业,学业期间辅修工商管理,学历上像是十分满足互联网金融的人才。可Toby却偏偏就职于一家美资外企公司从事税务工作。
作为一名理工科男生,Toby的脑回路非常清晰有逻辑性,并没有把理工科专业作为他职场的第一把利器,而是先进入了四大并通过国内注册税务师考试。
很多应届毕业生会在临近毕业时犯难,纠结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错失一次次优质岗位。也会在找到自己目标的时候反而害怕不敢前进,如一位理科男生有极高的写作兴趣却总是压抑地做着程序员的工作。
Toby虽然是理工科专业,但他分析过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薪资水平,及自身的条件,最终选择成为一名财务人,这也是改变他人生走向的重重一笔。
从四大辗转到外企公司,Toby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进一步自我提升,在财务人这条路上走得远?
Toby想到了AICPA。刚接触美国注册会计师是因为工作上要面临许多美国会计税法以及法律知识,且中国和美国在会计准则、税务法律方面的差距还是存在的,需要通过学习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亚洲考生报考AICPA多数是选择关岛作为考点,因为离中国近,时差小,航班安排好的话也是一趟很好地出行。Toby早早的做好报考的流程安排,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工作中。
在工作与备考的双向选择上,时间是重点
许多备考AICPA的小伙伴都明白一件事,一旦懒癌犯了,备考战线将是无限延长……所以怎样做好工作安排,让领导满意,做好家庭安排,让家人满意,是每个考生做的第一个功课。没有这些“精打细算”,Toby怎么会在在12个月内,以BEC 84分,FAR 85分,AUD 82分,REG 80分的成绩全科通过?
Toby平均一科用2-3个月时间。他喜欢早起,早晨看书效率高,一般1-2小时。周末全天备考,工作时间还是认真工作。
备考AICPA是个持久战,身体一样很重要
适当的锻炼会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运转速度,记东西也会更快。这点大家应该都会忽略,谁会耗费宝贵的时间做“痛苦”的事情?但是面对REG和AUD大量的知识点与逻辑线,怎么做到吃进脑子里是困扰不少考生的难题吧!
在保证身体“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做题与看书的频率。这一样是重点,在脑子最清醒的情况下做题是状态不好的2倍以上。
Toby觉得,高顿高音质的网课是许多高顿部落学员推崇的地方,完全可以当做锻炼时的背景音乐来用啊。
冲刺阶段保证完成一定的习题演练数质双量
Toby建议备考AICPA的伙伴们,尽量在网课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参加考试,这样不仅保持对知识点理解的新鲜度,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脑的深度记忆。循环播放一首歌10次后,第11次跟着唱的记忆方式相信大家也尝试过。
做题时候的大脑应该像一本书,看到一题便翻到那一页,这种高质量的做题方式最容易出现在熟悉课本,浏览讲义,上完网课后的时间里。AICPA考前两周根据自身的复习情况,加强习题的训练,通过高顿题库+Wiley的试题模拟器不断寻找薄弱点并击败,这样也能够更有做题的“题感”。
Toby的经验是,上完课后就要重点复习:PPT讲义为主,复习课用来巩固重要知识点,点石成金总结强化部分薄弱环节,模拟试题提升做题效率。
学习会有放弃,也会有刁钻任性的难题
AICPA是一个国际性的考试,它不会像国内多数考试一般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而是重点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它考察的是一个财务人是否合格,而不是一个人是否适合做财务人,两者相差很大。
AICPA考试选择题比较多,4科考试风格迥异。像AUD的审计出了名的难算,REG的知识点出了名的难背,虽说FAR比较基础,但一般基础的都考的比较刁钻吧……更别说simulation和写作了,可以练手的习题很有限,很多喜欢刷题的考生就犯难了。
当然放弃AICPA,Toby是做不到的。硬着头皮找兴趣,熬过这段烦躁的差点患抑郁的时期,就好!每个备考的人都有个浮躁期,无聊,乏力,提不起兴趣,完全靠一口气在吊着备考。
一年全科通过,不是侥幸是所有人的努力
不是每个人的自觉性都像李嘉诚那么好,也不是每个人都是时间钟表。人都有惰性,只不过有些人是遇到大麻烦才会退缩,有些人还没开始就想着放弃而已。Toby选择高顿AICPA的培训课,是出于刻意还是无意,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中间他收获了什么,是否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很明显他做到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不管是财务咨询还是升职转岗,Toby掌握了很大的话语权。面对客户面对美国会计准则,流利的英语表达,清晰明确的思路,夯实的财务基础将是Toby对外的第一形象。
高顿题库还在完善,高顿老师也很优秀,George细致严密,JJ幽默接地气,Feifei和Hannah老师都是学霸出身,擅长梳理考点。这次学习,将成为一次完美的人生旅程印刻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