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于中国IPO市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A股IPO在停摆14个月后终于开闸,百余家中企圆梦上市;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8}*]和融资机制的修订、新三板转板的加速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将切实推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改革的浪潮汹涌来袭;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再度掀起海外上市的热潮,VC/PE等机构投资者获得不菲的回报。投中研究院基于对2014年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情况的监测与洞察,总结盘点出2014年中国IPO市场的十大事件。
注册制初稿已完成 明年公开征求意见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我国注册制改革的号角自此吹响,施行十余年的核准制即将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
2014年,证监会牵头成立了注册制改革工作组,并在11月底将注册制改革方案初稿上报至国务院,计划2015年开始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注册制在发达国家早已有之,且各有差异。我国的注册制改革方案无疑将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主要会包括“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两方面的内容。
A股市场推行IPO注册制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投中研究院认为,首先,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将促使新股发行数量大幅增加,对VC/PE机构而言,IPO退出渠道被拓宽,存量积压项目将得以清库,新增项目的退出将由缓到快;其次,上市公司及其股票不再是稀缺资源,真实全面的信息披露会让市场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投资价值,过高的定价和不被投资者看好的企业即使通过注册登记,也可能会发行失败,一二级市场的投资都将向价值本质回归,尤其对一级市场投资者的眼光和专业素养的要求会变得更高。
A股IPO终开闸 百余企业圆上市梦
2013年12月30日晚,随着5家公司拿到证监会的新股发行批文,A股市场IPO宣告正式重启。这一轮IPO暂停是A股历史上的第八次,始自2012年10月,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2014年1月至11月,共有104家企业在A股市场成功实现IPO,累计募集资金591亿元;其中具有VC/PE背景的企业62家,累计募集资金358亿元。
从VC/PE退出的方式来看,据投中集团统计,2014年1至11月,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以IPO方式退出的案例数量占到四成以上,IPO在A股市场的重启无疑意味着VC/PE一个重要的退出渠道重新开放。随着IPO的回归正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也将提速,后面会跟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推进、创业板[*{8}*]和再融资制度的改革、新三板的进一步完善等等,VC/PE退出市场复苏的拐点已经显现。
创业板[*{8}*]机制改革 互联网公司迎发展良机
创业板在我国开设已满五年,初期确立的创业板[*{8}*]制度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5月16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创业板改革序幕拉开。该《管理办法》中提出,首先要放宽企业在创业板[*{8}*]的财务准入门槛,取消持续增长要求;其次,简化发行条件,强化信息披露;此外,加强对创新和成(002001)长型企业发展的扶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改革方案的出台,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在A股上市,比如发展迅猛的互联网行业企业,使其在一二级市场上均能够获得认同度更高的本土投资者的支持,因此美元基金在互联网行业的主导局面可能会面临大幅调整;另一方面,新三板作为注册制的改革试点,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创业板所设立的特殊板块上市,有利于规避改革风险,让监管部门、企业、机构、交易所等多方面的参与者更容易达成一致。
VC/PE探索参与做市 新三板转板完善加速
今年以来关于新三板的变化,首先是随着8月25日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数量迎来井喷。证监会表示,到今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将突破1500家。投中研究院观察到,不少VC/PE机构已将目光投向新三板,部分机构已开始探索参与做市的可能性。
第二个变化是,监管高层在今年陆续表态,要加快完善新三板市场交易机制和转板机制,增加新三板的流动性和吸引力,但具体实施规则尚未出台。日前,新三板的发言人也公开表示,竞价交易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投中研究院认为,转板机制的完善将直接使互联网和技术创新型企业受益,使这些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新三板小额快速的融资功能;竞价交易推出后,会使届时的流动性得到极大改善,对企业融资和机构退出来讲,意义重大。
IPO年中再度停滞 改革道路艰辛需谨慎
2月19日岭南园林(002717)完成挂牌之后,48家排队企业发行完毕。开闸了一个半月IPO的再次陷入停滞;直到6月9日证监会下发10家公司的发行批文,才再一次获得重启。
投中研究院认为造成年中再次暂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发行计划和流程角度来看,年初过快的发行必将导致发行完毕之后的真空。由于IPO窗口关闭时间过长,年初排队等待的上市企业达到700多家,对上市的诉求强烈。证监会在今年5月份才首次明确年内的发行节奏——从6月至年底100家左右,匀速发行。久旱逢甘霖,排队企业在漫长的IPO等待后如饥似渴,短期密集发行的现象可以理解,谁也不想夜长梦多。
另一方面,在1、2月的IPO重启窗口中一系列改革方案得以逐步实施,但过快的发行速度导致风险难以把控,出现了承销商把原始股大量卖给熟络关系、新股发行价格被刻意压低、新股上市后出现迅速涨停等乱象,又出现诸如奥赛康(300361)老股东大规模套现而被叫停发行的风波事件,证监会借此暂停机会新股发行制度中的发行承销办法、老股转让规定、募集资金运用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微调整顿。
IPO改革的道路遥远而艰辛,步伐小、速度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和预期;但一切改革的举措,仍应当以确保顺利和安全的发行为前提。
奥赛康IPO被暂缓 老股转让惹争议
在今年初的一个多月的新股发行窗口中,证监会在发行体制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为遏制新股发行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的“三高”现象,证监会允许公司股东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时,以公开发行方式一并向投资者发售自己持有的股份,即所谓的老股转让。老股转让有利于缓解超募问题,并可增加流通股数量,促进合理定价。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老股转让也为公司老股东的套现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奥赛康事件便充分暴露出这一制度的缺陷。1月10日,奥赛康药业由于老股转让规模过大,被证监会勒令暂缓发行。
据奥赛康的招股书披露,虽然股东当中并无VC/PE投资机构,但从老股转让的案例来看,不少公司会优先安排投资机构的退出。这很可能与投资机构当初入股时的利益协商结果有关。投中研究院认为,对于企业和投资机构来讲,这种制度上的创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尤其对投资机构而言受益会比较大;但是作为优化股权结构、规范董事会权利制衡而存在的投资机构一旦在IPO之际大规模退出,会给企业的发展留下不小的隐患。
借壳上市成风PE助推 壳资源紧俏价格升温
在今年IPO发行节奏低于预期的背景下,日趋严格的[*{8}*]上市审查标准、千家企业上市排队的时间成本、上市企业的数量限制,也让许多执着于A股上市的企业将目光转向了借壳,导致借壳市场持续升温。
投中研究院认为,今年借壳上市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9,借壳上市企业的背后多由PE机构主导,它们正通过推动被投公司借壳的方式实现退出,这样运作的账面收益往往显著超过产业并购退出。为了争取实现退出,PE机构们主动帮助壳公司与拟上市公司接洽,以促进借壳成行。第二,壳资源紧俏,壳费持续走高。7月份仍有597家企业正在等待上市的排队中,与证监会年内上市百家的计划相比,让不少企业颇感压力。与此同时,还有数百家被终止审查的公司,以及还没来得及排队的企业,都期待着通过资本市场来改变命运。出路并非只有IPO,借壳成为另一个途径。由此导致壳资源变得稀缺,壳费涨得很厉害,呈明显上升态势。典型的案例有,数字天域放弃IPO,转走借壳重组之路;中达股份(600074)与深圳保千里重组,预案一出一拍即合。
中概股赴美上市再掀热潮 融资规模巨幅增长
据投中集团统计,2014年1至11月,阿里巴巴、京东、微博、聚美优品、猎豹移动、爱康国宾等14家中国企业成功赴美IPO,募集金额28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58.51%;其中阿里巴巴集团通过首次公开发行便融资217.6亿美元,加上超额配售的股份,最终的融资规模超过250亿美元。这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主要集中在TMT行业,涵盖电子商务、手机游戏、本地生活O2O、在线旅游、网络社交、IT技术培训等细分领域。除TMT以外,还有医疗健康的爱康国宾,新能源开发的天华阳光。
这一波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热潮,投中研究院认为有以下原因:其一,无论是当前的创业板还是新三板,国内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包容和支持还远远不够,由于互联网公司经营模式在国内IPO的限制,BAT、新浪、京东等互联网企业在成立之初便采用了VIE架构,以获取在海外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便捷性。其二,VC/PE机构或是主要推手,机构赚得盆满钵满。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让软银获得542亿美金、271倍的超高账面回报;聚美优品上市给险峰华兴和红杉中国分别带来316倍和87倍的退出回报;京东使老虎基金和高瓴资本分别获得55倍和14倍退出回报,DST账面退出21亿美金、今日资本账面退出18亿美金。
内地企业赴港热情不减 沪港通或再添一把火
去年A股市场冰封,国内众多企业扎堆香港上市。今年1月至11月,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共有92家中企在香港上市,募集金额1051.4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58%。虽然今年A股IPO开闸,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造成一定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A股IPO排队的速度和上市的便利性均不及香港市场。因此,许多对资金渴求的企业和对退出心切VC/PE机构,仍然会将赴港上市作为[*{6}*]。
此外,沪港通已于今年11月17日开通,开通后随即出现“北热南冷”的现象。短期来看,香港市场将继续作为中企IPO的主要融资市场,为赴港上市的势头再添一把火;长期来看,它将为上交所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的场外资金支持,对内地IPO形成长期利好。
二次IPO闯关成功 目标与时点都很重要
在今年赴港和赴美IPO的企业当中,有一些并不是首次就能够获得成功的:赴港上市的万洲国际(00288.HK)和神州租车(00699.HK),均为二次IPO闯关成功;迅雷(XNET.NASDAQ)更是在多次IPO尝试过后铩羽而归,今年终于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万洲国际今年4月的首次IPO由于募资规模缩减、认购不足等原因宣告失败;神州租车早在2012年就拟赴美上市,因过度造势和包装,并不被投资者买账而折戟沉沙;迅雷在美国上市的路途更为坎坷,曾多次上市未果,主要原因是商业模式不被美国投资者认同,市场估值较低。
纵观这三家企业上市失败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各自的成功却能反映出上市的目标和时点颇为重要。万洲国际发行规模的大幅削减,以及其机构股东在退出时点上的让步,说明VC/PE机构在追求股权激励和退出时间的效用*5化的过程中,应以保证能够成功上市为首要目标;神州租车和迅雷的成功,从上市的大环境角度来看,则是选择了一个更好的时间节点。
高顿网校小编寄语:人生得意,有两样东西不可少,一份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一份四季如春的好心情。
版权声明:本条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一个月。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
降低投资者的交易费用 高顿教育 2014-10-20 14:10:26
-
Pre-IPO投资 高顿教育 2014-10-20 09:16:43
-
夹层投资 高顿教育 2014-10-20 09:16:29
-
并购资本 高顿教育 2014-10-20 09:16:15
-
成长资本 高顿教育 2014-10-20 09:16:06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