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学生的求职故事:何去何从 听从心声

来源: 北京考试报 2016-09-21
进入新学年,很多准备就业的毕业生正面临两难的抉择:是留京还是回乡?是留在北上广还是去二三线城市?下面是两名往届毕业生的故事,他们的选择或许会给新毕业生一些启发。
一个久违的电话
几个月前,我接到任同(化名)的电话,真诚地邀请我去青岛参加他的婚礼。电话那头,他满含深情地说:“朱老师,谢谢您三年前力排众议支持我的选择。如今,在我人生另一个重要时刻,我也希望您来见证。”学生的话,一下就把我的思绪拉到了三年前的那个就业季。
当时任同在我校市政工程专业读研究生,同时在就业指导中心担任助管,辅助老师做一些就业方面的基础性工作。研二时,任同跟着导师一起做项目,在北京一家设计院做了一个学期实际项目的实习。毕业前夕,这家设计院向他抛出橄榄枝。与此同时,家乡青岛的另一家建筑设计院也向他发出录用通知。
留北京?回青岛?任同举棋不定。思前想后,他向我咨询。“老师,您觉得我该去哪个单位?”我没有急着回答他,而是先了解这两家单位的基本情况。任同说,两家设计院都和他专业相关,工作内容和薪酬水平也差不多。“那区别是什么?”我问。他说,北京的工作机会对他*5的诱惑是可以落户。留在北京是父母对他*5的期望。北京是首都,各种资源丰富,机会众多,未来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更好。
“既然如此,你纠结什么呢?想必青岛的工作一定也有吸引你的地方吧?”我问。“青岛那边的HR说,半年实习期满后,如果业务能力强,有机会做项目负责人。”任同坦言,北京的设计院人才济济,因为之前实习过,他清楚像自己这样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刚开始的几年几乎只能做最基层的工作。“可要放弃北京户口,我又有点儿不甘心。”
“抛开这些外在条件,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呢?”我问。
“如果完全不考虑地域、户口这些因素,我当然最在意职业发展的平台。毕竟学了7年市政专业,我挺想成为市政行业的专家。”任同说,“其实,青岛的单位职业发展机会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听说二线城市单位除了拼能力,人情的成分比北京更多些。”
“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体验一下青岛这个单位的企业文化?比如说短期的实习或者约这个单位的工程师谈谈之类的。”
“也许我可以跟青岛的单位沟通,看他们有没有可能寒假期间给我安排个实习岗位。”
春节开学后,任同跟我说,经过实习,他对单位和岗位有了进一步了解。考虑到对父母的照顾和家庭具体情况,他决定选择回青岛工作。
爱情事业双丰收
“老师,您在听吗?”电话那头,任同的呼唤一下让我回过神来。“在呢,你回青岛三年了,一切顺利吗?符合你当年的职业规划吗?”既然聊到这儿了,出于职业习惯,我这样发问道。
任同自豪地告诉我,他现在已是那家设计院的项目主管,在青岛买了房和车,即将和相恋多年的女友走入婚姻殿堂。“这么说,你过得不错。”我哈哈大笑。
任同回忆,当时从北京回到青岛后,无论是专业水准还是实际项目操作,他都显得视野开阔、角度独特。很快,他就在单位同批新人中脱颖而出。这家设计院在当地很有名气,拿到的项目众多,人才特别紧缺。只用了两年时间,任同就成了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今年年初,单位部门和人员扩编,成立新部门,领导首先就想到了表现杰出的任同。顺理成章,他被提拔为项目主管。
“回家后,其他方面满意吗?”任同是家中独子,虽然搬出来自己住,因为在同一个城市,他可以经常回家跟父母团聚。跟北京相比,青岛的各种消费低很多,每月几千元的工资足够他日常开销。一到周末,他就和朋友自驾到青岛周边游玩。每年一趟国外游也在他的计划表里。“我觉得很舒服,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任同说。
困境和满足
听完任同的讲述,我忽然想到他的同门师兄刘凯同(化名)。当年,刘凯同坚定地放弃了回家当公务员的机会,留在北京进了一家设计院。这件事在当年引起学校不少人的关注。不知他最近过得怎么样,我决定做一次电话回访。
电话通了,“朱老师?!”他诧异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你是不是病了?”我关切地问。
“没有,我昨晚熬通宵,画设计图。”刘凯同解释。
因为薪酬的原因,在工作的第三年,刘凯同离开了那家设计公司。目前,他在另一家设计公司做消防设计。很遗憾,他仍然只是个基层设计师。自从2010年研究生毕业,他在北京已奋斗了6个年头,经历了5次搬家,眼看着北京房价一路飙升。去年,通过申请、摇号,他在顺义区购得一套不到80平方米的自住型住房。虽然他掏空了几年来全部的积蓄,加上父母大半生的积累,但也只够付首付款。未来30年,他每月都要偿还7000多元的月供。令他欣慰的是,终于在这座城市扎根了。
刘凯同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清晨六点,离开温暖的被窝,快速穿衣、洗漱,在街边随便买个煎饼,一路小跑赶公交,然后换地铁。他像这个城市里大部分“北漂”一样,在沙丁鱼罐头似的车厢里被挤得浑身是汗。一个半小时后,他总算到达单位。
“累么?”我问。“真累!我现在*5的心愿就是每天早上可以多睡一小时。”他苦笑道。
“后悔吗?”我问。
“后悔?从没有过!”刘凯同的语气坚定,一改之前的倦态。
“如果当初回去,你现在搞不好已是个科长了。”我打趣地说。
“不,朱老师,以上种种不正是我爱北京的理由吗?”虽然每天过着发条兔子般的生活,但他清楚,正是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不敢放慢脚步,必须很努力才能不掉队。在北京,你有多努力,回报也清晰可见。那套80平方米的房子就是*4的证明。
谈到事业的发展,刘凯同不在意自己有没有升职,而是更看重在北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较大的海外项目,毕竟很多企业的总部都在北京。
每逢周末,刘凯同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去蹭大学里、社会上的各种建筑类专业讲座、沙龙活动。与中小城市相比,北京的培训信息更加规范,许多前沿信息都能*8掌握,利于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刘凯同的这番话打动了我。我原以为他会一通抱怨、大倒苦水,懊恼自己当初的决定。然而并没有,他比我想象的更理性、更坚强,我很欣慰。
我想找工作大概永远都不可能有一个通用的成功标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任同和刘凯同或许都有一点儿可惜。但这只是大众的看法,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无论做了哪种职业选择,我想*3的那个选择一定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盲从,并为之奋斗,总会获得满足感。成功属于努力、果敢的人。至于户口、公务员这些外在的“诱惑”条件,大可忽略不计。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求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