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会计电算化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2-05
  我国社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要发挥其基本职能和现代职能,就必须依赖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作为承担着培养技术型人才责任的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知识高速更新的背景下,能力的获得远比知识的获取重要。中等职业教育更多地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应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但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使电算化教学偏离了这个方向。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不明确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而现实情况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不能及时得知。学校有些闭门造车式地设置课程。大多数学校只是参照别的学校进行课程设置,一旦设置定型,则好几年都保持不变。企业发展日新月异造成供需脱节,学校培养的学生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以致于不少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因不能胜任会计工作而只能去超市做收银员或去做营销员等工作。
  2、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电算化课程所占比重较低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专业会计占到60%左右,计算机课程占到25%左右,会计电算化课程所占比例几乎不到15%。不少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仅设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一般为7O个学时左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
  3、课程安排顺序不太合理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基础的电算化。还应包括专业会计的电算化,所以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安排在各专业会计之后以及计算机操作基础之后。如果说会计电算化操作基础和计算机操作在同一个学期开设,会造成把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践课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基础操作的讲解上。现在各学校都意识到模拟实习课的重要性,一般都开设有会计模拟实习课,但是会计模拟实习课是手工模拟实习,与上机模拟实习是两张皮,不仅不便于知识的衔接,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4、缺乏系统、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
  目前我国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教材较少,而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要么是纯理论开发型的教材,要么是软件的配套书。前者几乎没有上机模拟题,后者只是一些综合业务题,没有只针对每一个模块的小业务核算题。
  5、上机实践课较少
  会计电算化专业一般只开设一门会计电算化操作教程。且理论与上机课时比例为1:1,有些学校的上机课时间甚至会更少,在这种安排下,学生只能重点学会账务处理操作系统,而关于报表处理、工资处理、应收应付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原材料处理系统等只能由代课老师根据需要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全貌。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1、充分运用案例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熟练应用通用会计软件完成企业日常账务处理流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电算化软件对企业进行初始化设置、账套管理、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等账务处理流程外,还要将会计处理技术和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碰到的困难不仅仅是电脑操作的问题,还有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缺乏所带来的对所学的课程的难于理解,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往往会感到枯燥、被动。而会计案例教学法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环节的同时,更注重实验教学环节。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感觉,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同时电算化会计案例可让学生同时担任不同的操作员,完成一套账的全部工作,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全面掌握会计流程的各方面工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可对学生分组进行协作教学,学生对一个系统各自分工、协作进行,最后合作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为使案例教学法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师应有合适的案例。案例通常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编制,通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资料,加以整理取得;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自行设计,或从有关资料中收集。例如,可将手工的会计模拟资料,经过整理改编为电算化教学及操作案例;或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学案例等。
  2、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上机锻炼的机会。如果动手的机会非常少,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就会非常差,在求职过程中,则容易受挫。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学习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如果不能及时、大量地上机练习,就无法对所学的内容有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而会计软件开发部分的整个课程最终是为编程服务的,编程最终要在计算机上实现。因此,也需要进行大量的上机练习。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3、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
  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教材存在很多版本,大多数以软件开发为主,重点介绍了从系统分析到运行维护的开发全过程,这些教材,有的以理论为主,有的以编程为主,但是都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教学则常常以软件自身所带的用户手册为主,这种用户手册对于软件操作和会计知识的内部的勾稽关系交待得并不清楚,所以使用起来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在选择教材上,一定要适当。市场上的商品化会计软件有很多种,要选择应用广泛、功能较完善的一种进行讲授。在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之后,应尽可能多地让其接触其他会计软件。不同的会计软件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操作方式,多操作几种软件,可以取百家之长,有利于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学生在熟练掌握会计软件操作后,还应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它包括编程方面的知识和一般的计算机维护方面的知识。
  4、注重教师的素质培养
  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是把他们引入神圣知识殿堂的领路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们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人师者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不但要明确告诉学生如何进行会计软件的相关操作,更应对操作背后的会计理论作出清楚、完整的交代。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他们不仅要有完整的财会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的相关操作。而在财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教师如果不抓紧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就会面临知识老化、陈旧的尴尬局面,由此看来,对教师的培训也就变得重要了。只有对教师进行及时、充分地培训,才能使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他们教出“落伍”的学生。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培训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在学校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学习,或聘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经理经常来校给会计学教师举办技术讲座;也可以参照软件公司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认证办法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认证工作,从而使教师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
  除了选择教材重要性以外,选择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是保证授课质量的关键,会计电算化课应设有专业机房和性能稳定的机器设备,使会计软件的运行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电算化复合型人才,承担着为社会、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会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