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研组成原理第二章内容有哪些?如果你对此还不了解,那就赶紧来看看高顿小编整理的2024计算机考研组成原理第二章名词解释的具体信息吧!
2024计算机考研组成原理第二章名词解释
  第章 数据编码和数据运算
  (2001年,2002年)1.基数:在浮点数据编码中,对阶码所代表的指数值的数据,在计算机中是一个常数,不用代码表示。
  (2003年)2.移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符号位用1表示正,0表示负,其余位与补码相同。
  (2004年)3.溢出:指数的值超出了数据编码所能表示的数据范围。
  (2005年)4.偶校验码:让编码组代码中1的个数为偶数,违反此规律为校验错。
  5.原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一个符号位表示数据的正负,0代表正号,1代表负号,其余的代表数据的绝对值。
  6.补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将二进制位按位取反后在最低位上加1。
  7.反码:带符号数据的表示方法之一,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将二进制位按位取反。
  8.阶码:在浮点数据编码中,表示小数点的位置的代码。
  9.尾数:在浮点数据编码中,表示数据有效值的代码。
  10.机器零:在浮点数据编码中,阶码和尾数都全为0时代表的0值。
  11.上溢:指数的绝对值太大,以至大于数据编码所能表示的数据范围。
  12.下溢:指数的绝对值太小,以至小于数据编码所能表示的数据范围。
  13.规格化数:在浮点数据编码中,为使浮点数具有唯一的表示方式所作的规定,规定尾数部分用纯小数形式给出,而且尾数的绝对值应大于1/R,即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不为零。
  14.Booth算法:一种带符号数乘法,它采用相加和相减的操作计算补码数据的乘积。
  15.海明距离:在信息编码中,两个合法代码对应位上编码不同的位数。
  16.冯·诺依曼舍入法:浮点数据的一种舍入方法,在截去多余位时,将剩下数据的最低位置1。
  17.检错码:能够发现某些错误或具有自动纠错能力的数据编码。
  18.纠错码:能够发现某些错误并且具有自动纠错能力的数据编码。
  19.奇校验码:让编码组代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违反此规律为校验错。
  20.海明码:一种常见的纠错码,能检测出两位错误,并能纠正一位错误。
  21.循环码:一种纠错码,其合法码字移动任意位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合法码字。
  22.桶形移位器:可将输入的数据向左、向右移动1位或多位的移位电路。
  本文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
  关于2024计算机考研组成原理第二章名词解释的内容,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到这里了。如果还有其他考研考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的,就请登录高顿考研频道看看吧。
  小编为2024考研的小伙伴们准备了有关工学考研的学习资料,点击下方蓝色图片即可领取哦~
工学考研资料领取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