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三下半学期了,我是该考研还是考CPA,考研难道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么?那么考过CPA就能拿到高薪工作了么?这两者算成本的话,哪个更合算?本来还一直在纠结的,后来看到CPA持证人士CFO的工资后我就果断选了CPA。
 
2018年研究生和CPA到底谁更值得考,看到薪资后果断选了CPA
       考研的谎言
  500强企业说他们更看中能力,但是如果没有学历,你连投个简历的机会都没有,还谈何进大企业展示自己的能力。
  但前提是,你得保证你能考得上一个985的好学校。
  假如今天有三个人同时考研,一个考上了清华大学,一个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一个考上了齐齐哈尔大学。同样都是研究生,但结局还是会不一样,结交的人脉也不一样。甚至可能齐齐哈尔大学的研究生,还不如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在求职的时候有优势。
  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不仅会看你的研究生学历,还会看你的本科学历。假设同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一个本科就是清华大学,一个本科是齐齐哈尔大学,那么企业录用本科也是清华大学的同学的可能性更高。
  我有个朋友,也是出于提升学历和转专业两个原因,考上海财大的研究生。整个大四一年,别人都在实习,他在图书馆吭哧吭哧备考,结果第一年失败了。然后选择继续二战,终于第二年笔试过了,可是面试被刷了,然后被调剂到上海另一所双非财经高校。
  去不去呢?当然去,因为没有别的选择。不去的话,整整两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时间和金钱都是一笔不小的付出。同学都已经奋斗到月薪7千了,你再放弃读书,从头开始,月薪4千的日子你能接受么?
  但是读出来真的能改变命运么?不一定。因为你毕竟不是985名校的研究生,每一所学校的研究生数量都在大几千,再加上其他双非高校的研究生数量,你的优势在哪里?
  【高顿】CPA学好了是黄金,学不好是张纸
  然后,我又分析了一下CPA在企业招聘中的作用到底大不大。
  作为财经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考虑的工作单位就是银行、证券、投行等等相关的金融机构。没有研究生学历,CPA也是专业能力的一种证明。
  当然,有些企业在招财务经理或者总监的时候,也会要求求职者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但是一般来讲,这些招聘对工作经验的要求都很高。少则3年,多则5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加上CPA证书的加持作用,才可能让用人单位觉得你有能力胜任接下来的工作。
  当然,也有个前提是,考出CPA真的让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有些人经常抱怨,CPA就是一张破纸,明明自己3年前就拿下了CPA,现在依然是个月薪3500的小会计,花时间花精力考出了这张证书,结果跟不考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那你更多的应该问问自己,凭你现在的工作能力,让你去做财务经理的工作你做的了么。如果你做不了,那你考CPA的意义在哪里呢?你做着3500块钱的工作,却要对方付出8000块钱的报酬,剩下的4500如果是给这张证书的,那门外做8000块钱工作的大有人在。
  我当初在高顿花两年的时间考CPA,工作中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就是为了努力让自己进四大。然后在四大的那段经历,又帮助我在职场中成长的更好。
  相反,如果我当初考出了CPA,第二天就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去四大应聘,大概我会被保安直接赶出来的吧。又或者,如果当初选择考研的话,我也不确定我是否能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然后找到现在这样一份不错的工作。
  所以说,CPA的好处,除了是一块很有用的敲门砖之外,更多的是提升自己的价值,让你在现在的工作基础之上,掌握更多更专业的知识。
  【高顿】考研和考CPA还有哪些区别
  当然,如果有同学和我一样,单纯的为了一个“省钱”的目的去考CPA,或者“不想工作”的目的去考研,也可以对照下列区别,看看自己有没有掉进一个错误的坑里。
  金钱消费PK
  如果不算做前期报班的话,研究生三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大概需要十来万,一线城市的消费更高。加上报班的话,还得外加两三万的费用;考CPA确实省钱,考完6科大概也就500块左右,报班的话,也无法和考研的支出相比。
  时间消费PK
  考研和考CPA都是一年一次。全日制的研究生,一般都是在大三就开始考,然后在大四的时候准备复试。之后读研的话,还需要三四年的时间;而考CPA,是一个时间战线比较长的过程,可以在5年内考完6科,也可以在2年内考完6科,对于全职考生来说,相应的备考压力也会不一样,很考验考生的意志。
  难易程度PK
  只能说都不容易。考研的话,因为有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性,所以难度差别也比较大,但是难度小的学校也说明在就业时不会有什么优势;CPA每年通过率都相对较低,难度自然也不低,但含金量确实很高。
  选择考研还是考CPA,我们首先看的是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竞争优势。其次,就是判断需要为此付出哪些成本。最后,考出的成功的可能性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考研也好,考CPA也好,努力很重要,但选择也很重要。只有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能够为此付出到多少,才能有把握自己可能会得到什么。才能让自己在改变人生的路上不错过每一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