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陈同学有些故事,故事不长,需要二两小酒续上。
第一次私聊,意外的尬,毕竟我也不算专业记者,陈同学也不是自来熟,然后就没有然后···不过因为陈同学可参考的USCPA备考经历,组织上很希望我与她展开一场激烈的、别开生面的唇枪舌战,现实其实是我发过去14个加粗黑体字的问题。
看着泛白对话框,自己别扭的聊天措辞,还是先翻一翻陈的朋友圈吧。也算个小习惯,带着情绪写东西总觉得屏幕对面的人能感受到,同样也希望将这位喜欢搜罗美食、爱着科比、刚毕业的高顿USCPA美少女‘介绍’给大家。
 
(非常感谢陈没有对我设置屏蔽~)
在陈的回答中,我知道她在国内读的会计本科,前几年因个人原因去美国读硕,当然也是会计专业。在笔者的接触中,好像美国读研中,女生多会选择财会类专业,也可能因为美国商业气息浓郁一些。
在美国读硕期间,很多课程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教授们也会鼓励学生参加美国注会考试,所以备考就成了理所应当了,且不说是否在美国工作,USCPA证书的拿否直接决定着陈的学习成果呢。
因为本身就是会计专业,USCPA考试大部分知识点也都在学校学过,虽说学校的教学与USCPA考试要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所区别,学校深入,考试则更加广泛。平均下来一科40多天,BEC用时稍微短些,REG因为记忆量较大,稍微久些。
开始时候,每天保证4-5小时有效学习时间,考前20天开始每天保证8-10小时,这样算下来,从开始准备到全科通过整整16个月,而其中完整用来学习的时间是8个月左右。
当时安排的是研一暑假先考BEC,然而研二一整年没有学习,毕业之后恢复学习状态,从REG、FAR到AUD。对陈来说BEC也是因为比较简单才会先考的吧,之后也没有多做考虑,完全是随心决定顺序。
正是青春好时光,陈也不打算完全辜负,一边学习一边放松,这样的异国求学经历值得以后叨念叨念了。
陈是那种习惯性看书的学生,大部分知识点主要靠看书掌握,做题只是用来找感觉,就像中医里面,背穴位是重点,扎针只是练手的意思吧,两者所用时间比例大概是4:1。看书做题时间比也是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看书,而有的就比较喜欢刷题,老师建议二者皆重,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前三门都是在美国本土考的,最后一门则是毕业回国之后去关岛考的。
 

 
陈建议大家考前过一遍PPT,有助于整合联系知识点,将早前、容易遗忘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也不容易忘记。考场上将选择题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最多不要超过100分钟,改革后simulation的阅读量明显加重,对考生的英语读写能力要求同样提高不少。
陈说印象最深jinjin老师的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生动有趣,Hanna老师的课知识点很全面,全部停下来足以应付考试,除了理解有点困难,不过有问题老师都会细心解答。还有学管老师定期的慰问,电话、最新资源,沟通有效的学习方法,遇到瓶颈时也会耐心疏导,是个非常不错的备考服务。
REG的知识点真的不要太多,零散、难记,陈最后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记忆这么多知识点,对一看了就忘、忘了继续看的痛苦,相信每一个曾经备考过的同学都深有感触,或许多年后才能明白,背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种叫青春的东西。
学习没有捷径,就算征服不了,也要硬着头皮反攻,最后的收获可能比任何一次都要大。陈幸运的收获了自己的USCPA证书,虽然战线有些长,但其中包含的不仅仅一张证书,还有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幕、人生求考的壮志凌云、充满希望的每一个备考之旅。
 

 
▎本文作者:Luvian,高顿财经签约作者,留英海归,主业财经,副业心理。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