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职场人正忙于跳槽大业的时候,应届毕业生们也正在为自己进入社会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努力争取。
有人早就签好三方协议静待入职,有人却仍犹犹豫豫,对于未来一筹莫展。于是,他们习惯性地想从家长、老师、学长学姐那里获取些许“过来人”的意见和信息。
而在这群毕业生中,商科学子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他们的择业方向也都大相径庭,无非那些选择而已。
当然,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非相关专业的学生意图进入商科领域。这本无可厚非,我们都知道,经济、财会、金融一向被认为是既体面又赚钱的行业。
面对懵懂学子的咨询,“过来人”在他们面前摆了寥寥数个选择项,乍看之下,都是万千学子踏破门槛的地方——
• 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 会计师事务所(包括但不限于“四大”: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
•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内券商(中信、海通、国泰君安等)
• 体制内:在编事业单位、公务员
“没错......劝你不要去......”“过来人”们无一不语重心长地叹息道。
为什么大学生都想去银行工作
 
而银行人总是告诫大家莫进银行
这里我们不拿甲乙丙丁举例子,就以我亲眼所见的事实来说。
我在大学里的专业是经济学,没错,就是那个什么都沾点儿边又什么重点都get不到的『经济学』。
说实话,从大一到大三,班级里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未曾流露出有意去银行的打算。变化也无非就是从大三悄悄开始,实习的实习,考证的考证,出国的出国。
有人说她立志毕业之后要当老师,却从来不曾听说过有人立志要去银行数钱。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毕业的那一年,我们班有26位同学去了银行。
其中包括我的死党。
我曾经问她:你喜欢银行吗?
她回答地干脆利落:不喜欢啊。但是大家都在参加银行的秋招,我本来以为这家也没戏了,谁知道居然轮到我了。收到短信的那一刻,我第一反应就是——我有工作了!
如今,她在银行工作两年了,每次见面都是对工作停不下来的吐槽和抱怨。
每天都会遇到奇奇怪怪的客户,被骂被投诉只能受着;永远也完不成的业绩指标;银行关门时间并不是你的下班时间;一天最多上一次洗手间,午饭经常二十分钟就得解决;年纪轻轻身体已经各种毛病;呕心沥血地工作也比不上空降而来的某行长亲戚......
她总结说,“外表光鲜亮丽,看似工作稳定,薪酬优渥,符合父母出人头地的期待。实际上重复性强、压力强度大、利益中心尔虞我诈,有时必须游走在灰色地带,很多人在这份工作中看不到光明的未来。”
 
进四大的头两个情人节
 
我都是哭着回家的
在财会学子的眼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另一个竞相追逐的“天堂”。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四大一向拥有最精英的审计人才和成熟先进的企业文化。几乎每一个商科学生都曾垂涎过“四大”的美名。毕竟,高大上的外企精英工作总是对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充满诱惑力。
Diana无疑是同学们眼中的幸运儿。
如果你问Diana,四大苦吗?当然很苦。什么时候最苦?就没有什么时候不苦!
进四大遇到的第一个情人节,一次晚饭时间,Diana一个人行尸走肉般走到了公司旁边的商场,点了份汉堡。摆好iPad打开高顿网校准备看看CPA的网课,结果往座位上一坐就睡着了,被上餐的店员叫醒。对着汉堡咬下去那一瞬间,眼眶就湿润了。
第二年,Diana最喜欢的Senior要离职去读MBA了,她又回家大哭了一场。
Diana说,她每年忙季都会哭,为客户哭过,为任务哭过,为上级下级同级都哭过。“在别人眼里,我们每天穿得西装革履出入于这座城市的CBD,俨然是很多人眼中高大上的精英模样,可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加班到凌晨六点SM请全组的人吃早餐是什么心情。”
Diana笑说,她的senior manager曾经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
“在四大,忘性大的人才能做得久。你最好有金鱼的记忆,痛苦的部分转身就忘,第二年就能高高兴兴地又上了。”
你这辈子遇见最多的聪明人
 
可能都在这里
对于想在金融行业拼搏的同学来说,投行和券商一定是他们理想职场的首选。
因为在这里,你不仅能够接触到金融领域最顶尖复杂的业务,还能遇到无数的聪明人,以及自带各种技能的聪明人。
阿飞在大摩呆了三年,他这样总结自己的投行生涯:
一、独立的工作方式
一般来说,你老板给你的信息和指示只是:把这个项目搞定。
因此,你要考虑的是要做什么,做成什么样,用什么技术,文档怎么写,用户怎么support,人员不够怎么鼓励大家来contribute,怎么控制contribute的流程与质量等等。
记住一点,找你来是解决问题,这意味着你要尽早能够独当一面。
二、灵活的工作时间
这里更关注结果,而并不过分注重过程。因此没有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时间,也并不太care你是否一天八小时待在办公室里。
公司对应的健身房就在office附近,有人中午或者晚上会去跑跑步健健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最终你把问题完美解决。
三、气氛融洽
工作语言是英语,来自各个国家的人都有,整体氛围低调谨慎,安全权限等级严格分明,制度严密,讨论问题自由热烈,日常交流很多情况下用英语,和聪明人打交道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生性淡泊
 
做不了那一箫一剑走江湖的侠者
对于很多大学生的父母来说,“体制内”的工作大概是他们唯一承认的所谓“工作”。
因为——工资高,体面,稳定,容易找对象。
于是,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多多少少曾被父母逼着去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
然而,在绝大多数叛逆的大学生眼里,“体制内”却像是行走的镣铐般的存在。墙外的人想拼命挤进来,墙里的人找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却怎么也爬不出去。
对于“在体制内待久了会慢慢消磨你的意志和戾气”的说法,工作多年的大志并不认同。
“如果是二十岁,我也想任性一回,去拼一把,前半辈子我敢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输人,也有信心去市场上赢回来。可是三十出头,有老婆孩子要养,有父母要养,我辞职重来可以爽一把,可是至少四五年的低潮期,房贷怎么办,孩子上学,老人养老怎么办。”
大志觉得,自己大概生性淡泊,无意走仕途,也的确不再有多大的进取心,但是再年轻的人也要面对现实。稳定这件事,年轻的时候未必在乎,到了一定的年纪,却可能是你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在我们漫长而短暂的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大抵都在工作。因此,选择一份满意的工作显得分外重要。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欢笑泪水。无论多么让外人羡慕的行业,行业人士往往都是在诉苦劝大家谨慎莫入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终归问题要回归你本身,要明白工作不是目的,工作只是一个途径,最终的目的,是让自己好好生活。
▎本文作者:Stella,高顿财经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