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包括美国),宣布石油禁运,造成油价上涨,引发西方国家经济衰退。
  这是最广为人知的“石油出口禁令”。而鲜为人知的是,美国也拥有自己的原油出口禁令,已经持续了40年之久。
  这一政策又得追溯到1973年的那次石油危机。OPEC石油禁运使美国遭受沉重的打击。为了保障石油的供应安全,美国分别于1975年、1979年出台了《能源政策和节能法》和《出口管理法案》,开始严格限制本国原油出口。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5的石油进口国。世界其他国家此前也不关注美国的石油禁令,因为美国的石油出口似乎是最抽象的假设。
  然而,随着美国石油产出飙升,以及页岩产业繁荣,也许是时候作出一些改变了。
  海外媒体近日曝出:“美国政府将取消原油出口禁令,最早8月开始出口非精炼油。”随后,美英媒体都将此消息解读为美国40年来的原油出口政策转向,禁令将逐步放松。但这遭到美国商务部否认。周二晚些时候,美国商务部称,“原油出口政策没有改变。”
  上述报道信源出自美国政府官员,因此尽管美商务部作出否认表态,多家国际投行仍指出,改变很有可能最终兑现,只是现在仍处于利益博弈阶段,政策尚未最后明朗。
 
  美商务部回应疑似外交辞令
  据外媒援引政府官员的话称,美国商务部裁决,两家能源公司可对一种超轻质原油合法出口。这种超轻质原油仅需经过低级别处理,最早可能于8月开始。
  能源战略观察人士指出,这表明奥巴马政府为美国非精炼油出口扫清障碍。随后商务部则以“原油出口政策没有改变”作出否认。但这种否认颇有外交技巧。
  上述两家能源公司均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分别是先锋自然资源公司和安特普莱斯(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公司。首先,从公司层面看,两家公司都证实已经接到相关裁定。其次 ,从政策层面看,美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走的是一项“独立裁决”程序,且“未经披露”。
  安迅思研究与策略中心总监李莉对上证报记者说:“美国政府对原油出口审批大多采取一事一议。因此,这很难说是一项政策方针的转变。今后需要获得出口配额的公司,还需要走流程,而不是可以按照市场手段进行随意出口。”这显示商务部所谓“ 出口大政策没有变”与“允许公司出口”并不矛盾。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对本报记者说,近十年,美国非常规油气规模化发展,不仅在悄然改变世界原油供需格局,对美国政府制定油气政策也起到关键作用。“按照传统思路,美国能源首重安全,而现在经济考量的权重日益增大。页岩油大开发直接导致此种超轻质原油开采量较为丰富,与其面临产能过剩不如出口换取经济利益。”林伯强说。
 
  有人欢喜有人忧
  消息一出,原油类公司股价立即出现分化。
  周二,先锋自然资源公司以及安特普莱斯股价分别跳涨5.15%及1.35%,其他生产轻质原油的公司股价亦跟涨,然而以轻质原油为原料的炼油厂瓦莱 罗能源公司、阿龙美国能源股价则重挫8.3%以及6%。这就是博弈最直接的表达。
  从公开数据看,美国炼厂开工率目前已超过90%,虽然炼厂一直在努力增加轻质油炼制比重,但是产能增速远不及原油产量增速。轻质油难有市场。这就是为何消息一出,轻质油生产公司与以轻质油为原料的炼厂股价冰火两重天的直接原因。
  在伊拉克、利比亚、乌克兰等多重地缘政治危机影响下,近期国际油价一直高居100美元/桶,而美国放开出口的消息则令美国原油基准价格再添一把火,涨至接近年内高点。周三尾盘,8月原油期货价格在106美元/桶附近。
  一直以来,美国国内反对原油出口方就指出,推动出口政策就是放弃低油价优势,以经济复苏为代价,拖 累就业。能源安全战略人士也指出,美国仍是一个净进口国,应该将资产原油留在国内市场。
  如果将近10年来的美国石油产出画一条曲线,2008年之前这条曲线基本徘徊在10万桶/日以下,最近几年一路飙升。其中,页岩油占比从2007年的5%跃升至2013年34%。基于上述数据,国际能源署(IEA)作出判断:美国有可能在2016年超过沙特和俄罗斯,成为世界*5石油生产国。
  因此当前美国轻质油市场已由紧缺变得相对“过剩”。这种过剩继而在美国形成了油价的洼地。作为北美地区定价基准的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就与另一种国际原油定价基准——品质较 差的布伦特原油之间出现反常的逆向价差,价差一度达到28美元/桶的*6历史纪录。疲弱的油价引发了诸多不满,先锋公司的抱怨就是典型的“产区心声”。
  迫于市场压力,长期来看,逐步放开出口是大势所趋。
 
  本文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上海)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