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孩子是家庭的核心,一切关于孩子的话题,成为家庭的主要关注点。孩子出生前后,将产生很大一笔费用,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应从孕前开始存好备用金。
  罗女士,27岁,在沈阳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爱人张先生,27岁,在沈阳市某外资企业工作。家庭税后月收入11000元左右。家庭开支方面,月生活开销4000元左右,每月还要还3600元住房按揭贷款。资产方面,夫妻二人3年前购买的住房已经升值到85万元,其中贷款余额45万元;家庭还有活期存款2万元。双方父母身体都很好,退休后也有养老保障,没有太多负担。
  家庭财务分析
  从罗女士的家庭资产负债表来看,贷款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例为48%,低于50%,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现金流量表来看,家庭每月支出相比收入来说,占比达到了69%,超出了40%-60%的标准值,家庭的储蓄率较低,说明家庭支出相对收入来说,非常不合理。这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支出偏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罗女士家庭贷款时,并没有考虑家庭的承担能力,客观造成了家庭储蓄率较低,未来理财目标的达成还有很大的压力。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需要从减少支出和增加理财收入两个方面着手,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几年内较大的开支做准备。
  理财目标
  1、需要为2年后孩子的出生做准备。
  2、想知道按现有的通胀水平,将来退休后,能否保证现有的生活水平。
  理财建议
  1、投资规划与建立紧急预备金
  对罗女士来说,如何将家庭支出降到家庭收入的60%以下,是完成家庭理财计划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经过了解,罗女士夫妇按揭贷款时,选择的是商业贷款,当时,公积金缴存还没有缴满一年,无法进行公积金贷款。之后,由于不了解相关政策,没有转换成公积金贷款。要知道,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利率相差2.05%,同样是等额本息还款,贷款50万元,期限20年的话,公积金贷款每月将会比商业贷款节省将近619.30元的利息,20年共计节省利息不到15万元。所以,对罗女士家庭来说,将现有商业贷款转换成公积金贷款是家庭的当务之急,通过贷款调整,每年将为家庭节省支出7431.60元。加上合理的调整,用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去投资,增加理财收入,将家庭支出比例降到家庭收入的60%以下,还是非常可行的。
  接下来,就是建立紧急预备金了。家庭紧急预备金主要用来应对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意外状况及突发事件。罗女士家庭当前月平均支出为7000元左右,建议用现有的2万元作家庭的紧急预备金。紧急预备金的储备,可以选择银行活期存款,也可以选择购买货币基金和流动性较强的理财产品,在保持流动性、安全性的同时,也能保证收益。
  2、子女养育和教育金规划
  罗女士家庭两年后,就将面临孩子出生的问题。孩子出生前后将会产生很大一笔费用,合计约2万元左右(参考当地平均费用),这笔费用可由家庭紧急预备金解决,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定投,准备2万元。另外,孩子的养育费用和教育费用必须提前准备。假设孩子在上大学之前,接受的都是公立学校的教育,以大学费用每年2万元现值保守估计,每年生活费用2万元现值,学费和生活成本增长率为5%,培养一个孩子23年,共需要105万元左右。对长达5年以上的长期理财目标,建议采用基金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选择一只指数型基金,每月进行投资,以达到小额投资、积沙成塔的效果。以投资报酬率8%计算,积累105万元,每月还需要投资1327元。
  3、养老规划
  考虑到当前通货膨胀形势仍然严重等情况,从长期来看,仅仅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很难满足退休以后的生活需要,因此,建议罗女士家庭采用定期定额长期投资的方式积累养老金。定期定额长期投资的时间复利效果,将分散股市多空、基金净值起伏的短期风险,只要能坚守长期扣款原则,选择波动幅度合适的指数型基金,相信罗女士夫妇在退休时,一定能储备非常可观的一笔养老准备金。如退休后还想保持较高生活水平,又当如何呢?以夫妻二人余寿30年(两人均在55岁退休)、每年除社保外花销5万元(现值)和通货膨胀率5%计算,退休时还需要332万元左右。从现在开始积累332万元,以投资28年、投资指数型基金年收益率8%计算,每月需要投资2660元左右。
  4、保险规划
  这样进行子女规划和养老规划后,家庭月可支配收入还有500元左右。通过与罗女士家庭沟通,罗女士还是希望这500元用于投资,渴望参与市场成长,实现家庭财富增值的*5化。其实,在追求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家庭需求和资产配置的合理化。建议罗女士家庭构建一个更为平衡、合理的家庭理财计划,注意结合家庭自身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而保证家庭资产长期、稳健地增长。比如说两年后孩子将会出生,初生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差,又没有自我保护意识,需要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充足的保障,购买一份健康保险就显得很重要了。另外,从目前的社保来看,社保并不能覆盖儿童生病住院的全部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就可以购买商业少儿意外险或者是幼儿医疗保险,来解决这个潜在的问题。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