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强调,高度重视通胀以便能够在物价基本稳定的时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一条捷径。曾经有人认为通货膨胀高一点也没关系,高一点也许增长会更快一点,以后再调下来。但是国际经验和中国自己的经验都表明,这种想法可能不一定对,所以还是要高度重视保持低通货膨胀。

  M2总量和“堰塞湖”

  不是一回事

  对于各界关于M2的讨论,周小川说,广义货币,也就是M2的数量和名义GDP的增长关系比较大。GDP要增长,生产要增加,就业的工人要增加,工资要增加,所有这些都需要有货币去支持,但是货币数量过大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支持的量如果过小就会抑制经济的正常增长。所以首先要有一个分析框架来看货币究竟是多是少。

  “从国际比较来看,M2的数量是和谁去比呢?有的是和GDP相比,即便和GDP相比,中国也不是*6的,日本比我们更高,还有其他一些国家也比我们要高。这些高的国家是不是会产生很高的通胀呢?也不见得。因为日本迄今还在担心通货紧缩,还在力求走出通缩。”因此,周小川认为,分析M2的多寡可能需要考虑很多复杂的因素。他提出了一个思路,就是要注意到通常储蓄率高的国家M2也比较高。中国的储蓄率在全球来讲相对比较高,本来亚洲的储蓄率就是高的,而中国在亚洲国家中也是高的。

  周小川指出,间接融资比重比较大的国家,M2往往也会偏高。中国这两条都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储蓄率高,其中包括家庭储蓄率也是高的,同时间接融资比重也比较高,大量的储蓄资金走银行,从银行存款变成银行贷款。因此,我国M2的比重是高的。如果我们今后能够控制M2的增长率,将其保持在合适的水平,就不会导致突发性的物价上涨,所以M2的总量和“堰塞湖”不是一回事。

  用结构性信贷政策

  实现控制房价目标

  周小川指出,货币政策主要是管理总需求。一般情况下,如果总需求过度,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同时资产价格也会上涨,这其中也包括房价、股票和其他资产的价格。但是往往经济也可能是不同步的,很多国家都曾出现过这种现象:有时候物价低迷,资产价格上涨;有时候资产价格低迷,物价上涨。不同类别的资产价格上涨的方向也不一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更主要的是应对总需求,主要是根据CPI以及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来调整货币政策。

  周小川说,如果各种价格变动不一致,货币政策作为控制总量的工具,不一定全都能够照顾到。但是对于房价来讲,有一些结构性的政策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比如说首付比例和专门针对房贷的利率,还有专门针对房地产的一些价格调整措施。这些措施还会继续使用,有的还会继续加大一定力度。但这不是总量政策,而是结构性的信贷政策,可以通过这个来实现控制房价的目标。

  资本项目可兑换

  要逐步实现

  周小川说,人民币跨境使用,也有人用“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词,而央行的表述是“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跨境使用”。应当说是一个特殊的机遇和窗口使人民币跨境使用得以较快发展。这个特殊的机遇和窗口就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大家对于某些主要货币产生了担忧,同时又有一些区域合作,这些区域合作希望中国加以支持配合,这些因素推升了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和发展。

  他强调,中国要使人民币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已是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的政策,现在经常项目实现了自由兑换,今后要推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这个窗口和有没有人民币国际化这件事,也都要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周小川指出,有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发展以后,它会产生一种需求,就是希望资本项目可兑换能够走得更快一点。因为大家在跨境使用的过程中会感到有些方面足够便利,有些方面还有些障碍,如果能够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就会更方便。这个需求会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不过总体来讲,因为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所以还是按逐步实现的提法来把握。反过来说,资本项目可兑换不光是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好处,关键是对于整个中国实现开放型市场经济也有好处,不管是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国内的实体也好、国际的实体也好,与中国打交道的便利性都会大大提高,对货币和交易的信心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