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高顿网校小编在2014年10月17日为大家编写的*7财经热点:2014年交易所开闸给力证券业 3000亿短融井喷银行间
  券商融资渠道仍在扩张之中。
  10月15日晚,沪深交易所分别下发《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业务试点办法》,根据办法,经过证监会试点发行资质认可的证券公司及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可在交易所通过发行短期公司债(下称短期债)募集资金。
  根据《办法》内容,短期债将在已批准的额度内采取备案制发行,期限设定为一年以内。同时交易所还将为券商短期债提供备案、转让、信息披露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券商开展短期债券融资的主要方式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而近年来券商的短融发行规模也呈现出不断走高的趋势,据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2014年10月16日,券商全年累计发行短融规模已达3215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债业务的放行,券商的短期债务融资活动有望从银行间市场向交易所市场转移;而短期债试点工作的启动也意味着,继证券公司次级债、收益凭证等试点后,券商的债务融资工具正在进一步丰富。
  事实上,此次并非是券商首次获得短期性债务融资工具。有关券商的短期性债券融资活动最早可追溯至10年前,而融资方式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2004年10月18日,央行联合证监会、银监会制定下发《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松绑券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融资;而次年4月11日,国泰君安2005年*9期短期融资券完成发行,成为了首只由券商发行的短期融资工具。
  而此后不久,该项业务却又被暂停,直到2012年5月31日,招商证券(600999.SH)招标2012年*9期短期融资券,标志着券商的短融类工具时隔七年后重新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短期融资工具闸门开启后,券商的融资规模也开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券商累计发行短融规模达2965.9亿元;而2014年至今以来,券商短融累计发行规模已达321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事实上,券商在短融市场发行量的猛增背后,也折射出券商日益提高的融资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券商各项创新业务的层出不穷,其对资金的消耗量和需求也在双双提升。据iFinD数据显示,2012-2014年内券商所发行的短融券的资金用途大多为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券商无论是上市还是发债,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在于补充融资融券等业务的资金。”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经纪业务条线负责人认为,“这块业务未来会成为券商的利润及机器。”
  而有业内人士认为,交易所的短期债业务开闸后,由于其发行规则和监管环境较此前的短期融资券并无劣势,而券商的短期性债券发行需求或亦将从银行间市场向交易所市场转移。
  “分业监管下,证券公司、交易所、短期债都属于证监系统的监管序列,而短期融资券则受到央行、交易商协会、证监会等多部门的管辖,监管成本会更高。”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表示,“短期债采取备案制、并在额度内发行,这与短融的规则比较相近,在短期债日常化后,券商将短期融资需求向交易所市场转移是有可能的。”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