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高顿网校小编在12月24日星期三整理出来的财经行业新闻是——张兴祥认为劳动力短缺呈区域性差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人口红利”的拐点浮现。针对这一问题,厦门大学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兴祥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作为多年以来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转移的专家,尽管他也认为“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是各界共识,但在“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这一问题上,他认为短缺论需要考虑地域差异性,我国的人口弹性还在,老年人再就业需要走出观念障碍。
  劳动力转移进程渐变
  时代周报:在你看来,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了?
  张兴祥:我认为就当前中国的状况分析,不能简单判断拐点是否到来,剩余与短缺是并存的。从总体上看,仍然剩余,并非真的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但是实际的用工市场上存在结构性的短缺,似乎到处都缺人。这是中国特色。我对照包括“亚洲四小龙”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均未发现同一问题。
  时代周报:为何东部的劳动力显得尤为短缺,用工成本快速上升导致的?
  张兴祥:这是中国特殊改革路径的产物。我国的发展,相当数个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并在一块,地区发展差异性极大。我国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点到线到面,并不是同时性的。因此客观形成了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东部基本上完全工业化了,现在进入到工业化后期或称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中服务业为主导,工业的比重已经慢慢萎缩为不到50%。中部现在处在中间,处于工业化中期,西部则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所以大致上可以说东部短缺,中部短缺不那么严重,西部还谈不上短缺。
  东部的用工成本在急剧上升。主要是物价和生活成本的问题,打工的利益净收入大幅下降了。过快增长的生活成本,最终使得农民工无利可图,很多中西部的农业人口就不再前往东部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进程被打断。
  同时,用工成本高企也使得企业开始往中西部转移。那这样的话,加速了劳动力向中西部回流。但还有一大部分企业无法转移,包括一些低端的服务行业,比如餐饮等,所以东部地区最明显的是这种劳动力短缺。
  时代周报:有学者认为,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够解决农民工过早退出东部城市的问题,你怎么看?
  张兴祥:我认为这是比较单纯的看法。谁来为这个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买单,促进人口流动?最理想的状态是打破城乡的二元分割,像美国一样,人人拥有社会保障号,政府根据社会保障号,解决生老病死等所有与社保有关的问题。
  但这是整个制度设计的问题。从平等的意义上说,农民工毫无疑问应该享受同等待遇。但经济能否支撑,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如果说所有农民工都要按照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程度享受,需要巨大的投入。按照统计,目前农民工至少有1.5亿人,向如此庞大的人口提供社会保障,国家财政是否能够负担得起?
  另外,地域差别也是一个问题。比如说广东若完全实现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同等待遇,而其他省份并未实现,所有的打工者都可能涌来,会对地方财政形成高压。
  各个地方实施的政策亦有差别。同一地域的城乡融合正在逐渐发生,像厦门市,现在基本打通了。但是外来农民工户籍不在当地,仍然是无法享受到地方的福利,依然有很大差别。这一并轨不但是城乡的,还有地域性的,需要国家承担一部分。
  家庭劳动力市场萌动
  时代周报:为何年龄较大的农民工失业成为一个突出现象?
  张兴祥:因为企业存在用工路径依赖,目前观念还没有改变。企业一直都雇用年轻工人,他们整个劳动状态很好,可能顶1.5个老龄的生产力,这会导致企业主宁愿工资高一点雇小姑娘,也不愿意雇用老的—因此年龄较大的打工者即使降薪也很难找到工作。制造业比较特殊,超过50岁以上的打工者,可能工伤事故比较频繁,更加不敢用,社保层面的负担是突出的问题。用年轻人舒服我就不愿意改变,这就形成了用工的路径依赖。
  所以很多还有15年才到退休年龄的打工者,基本上没有活干,只能回农村去了。但是城市和企业偏好的年轻人,已经供不应求了。
  从第六次的人口普查来看,我们的年轻人口增长率现在只有0.57%,2000年的时候,也就是10年前还是1.07%,近年来下降了0.5个百分点,年轻的劳动力供应慢慢减少。
  时代周报:老年人再就业未来在哪个行业会更突出?
  张兴祥:首先还是养老的社会保障问题,美国的养老都由政府买单,因此老人和子女基本可以不住在一起的,老年人他们生活相对单调,仅仅可能出于爱好,和乐趣,还是会进入服务岗位,以此接触社会、获得有质量的生活。这是西方社会的这种养老传统,所以老年人口包括高校里面的可以看到七八十岁的工作者。中国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所以老年人与子女住在一起并操持家务的更多。
  但更重要的是传统。中国传统是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老年人工作,容易背负社会对自己和子女的压力:“儿女没本事养你”、“子女太不孝”,旧观念还没改变。父母亲如果是城市里面的,很多父母亲都在工作,请保姆照料小孩花费不少,因此很大一部分由老人照料,老年人进入了“家庭劳动力市场”。
  时代周报:你是否看好未来的老年就业状况?
  张兴祥:随着中国家庭的这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觉得老年就业市场应该是一个值得开拓的市场,这是社会大势所趋。尽管中国现在老年人劳动市场还没有整体升温、临界点尚未到来。
  我在美国的时候注意到公交车,很多是中老年人开的,很多服务性质的岗位有老年人的影子,都由他们来做。美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多年,这个问题他们已经比我们早遇见,观念已经改变了。
  所有的发达国家已经先行一步,进入老年人高就业率的状态,中国不可能例外。老龄化社会到来后,老年人的比重将占到50%,如果再用80%的年轻人来照料他们,是不可能的。老年人的比例越大,社会压力会促使年轻人从事更有生产力的、创造财富的工作。
  彼时,老人们需要互相关照,由比较健康的来照看比如身体不太好的。很多服务性的工作需要老年人互助。但最终形成市场式的,还是一个私人化的互助养老,趋势还不是很明朗。
  在这一方面,我国的人口结构性的问题尤为突出。国外没有那么快的人口持续下降,不存在这个问题。
  创业潮的吸纳潜力
  时代周报:你怎么看GDP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官方信息显示,经济增速的下滑与就业率的高企并存。
  张兴祥:宏观经济告诉我们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要看GDP增长是由什么带动的,会不会导致失业率,比如奢侈品拍卖,带来GDP增多,但是创造岗位是有限的,这也是一个问题。从总额讲,两者确实是这样一个关系,正常情况下应该是GDP增长带动就业增长。
  但是,比如说一年股票涨一倍的话,对GDP贡献巨大,其实从业人数或许大致不变。因此GDP增长拉动就业,可能带有一些假象。甚至在技术进步情况下,GDP在增长,就业反而在下降了。
  我们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已经逐步减缓了,曾经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800万人的就业,现在是增加500万、300万。
  时代周报:你怎么看基建和创业潮对就业的影响?哪一种对就业贡献更大?
  张兴祥:基建项目对就业的拉动是短期的,立竿见影,项目一结束对就业拉动就差不多消失了。而创业潮会带动就业,小微企业可以带动几十号人就业。创业企业可以通过非常微小的市场机会生存。中国幅员辽阔、市场巨大,总是会有大量机会,从长期来看,这比基建要好。创业的都是年轻群体,有生命活力、有思想、有动力,如果真的做的话,遍地开花,做这种中小企业越多越活跃的话,整个就业市场就越红火。不能指望创业吸收所有的高校毕业生,但可以消化一部分。这能占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百分之几就算是不错的贡献了。
  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