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汇率最为敏感的外贸行业来说,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它也历经了大浪淘沙的十年。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汇率从8.11到6.20,表面看是小小的数字变化,而背后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以及从传统实业思维到金融思维的跨越。目前,汇率市场化迫在眉睫,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外贸企业想要应对挑战,将需要全方位的考量。
  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倒逼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尽管从理论上来讲,人民币的单边升值为出口企业带来压力,但这十年也恰恰给贸易企业提供了产品和服务模式快速转型升级的机会。
  绍兴飞昂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纺织产品出口的企业,主要出口亚、非、拉美等国。公司2007年成立之时,规模并不大,年贸易额只有1000万~1500万人民币,如今年贸易额将近4000万美元。
  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春伟告诉《*9财经日报》,纺织是传统行业,附加值不高,入门门槛低,竞争比较激烈,汇率的变化对利润的空间影响比较大。在过去将近十年里,对于纺织品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他亲眼目睹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消失,甚至是一个分支行业的快速萎缩。
  “汇率升值影响地并非一家企业,而是全行业,比如一些产品国外市场有需求,但是技术和产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即便是中国的产品成本有所提高,它仍然要从中国采购。不过,那些技术和质量门槛都比较低的产品,国外自己也开始生产,加之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产品很快没有竞争优势,一类产品市场的萎缩几乎是顷刻之间。现在需要的产品就是单位价值更高的产品。“他说。
  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部经理孟卓告诉记者,人民币过去的十年,虽然有波动,但是大方向是单边升值的,大部分出口型的企业还是损失了利润,有些企业甚至萎缩倒闭,对外贸企业是个不小的冲击。即使像他所在公司这类国有控股大企业,也感到日子不好过。“人民币的升值倒逼企业从单纯的低端产品,转向附加值高的产品。同时,公司也从单纯的外贸公司转而进行一部分国内贸易。”他说。
  毅冰是一家500强美国企业的采购总监,他告诉《*9财经日报》,如果当初人民币不升值,依然锁定汇率,或许结果就是这十年没有任何进步,继续拉开和欧美及中国港台地区贸易企业的差距。“在我个人看来,这种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汇率体系其实在客观上给我们一个严酷的事实,逼迫大家放弃依靠政策吃饭的旧思维,转而依靠提升产品和服务,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他说。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考虑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标志着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灵活。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从原来的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8.11元人民币。同时,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沿用1994年以来的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浮动幅度。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到2014年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40.51%和51.04%,兑美元、欧元和日元分别升值35.26%、34.32%与44.22%。#p#副标题#e#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汇率改革涉及出口企业的改进时间,包括如何逐步调整产品、工艺和赢得一部分定价权。其实,中国企业的定价权已在逐步扩大。我们调查发现,中国企业的调整能力也是较强的。
  从实业思维到金融思维
  汇率改革带给中国外贸企业的变化,不仅是技术和产品上的升级,也使得实业和金融的思维联系起来。
  2005年,宁波亚虎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整10年。该公司主要从事百货出口,以欧美为主要出口地。该公司负责人龚女士告诉本报,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国外采购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中间商,国内外贸的企业并不多。到2005这十年间,随着国内外贸行业的快速扩张,该公司也在迅速成长。目前,公司的年贸易额达到1.7亿美元。
  但2005年之后,情况似乎有了变化,人民币汇率开始了快速的单边升值。在此之前,人民币盯住美元的那十年间,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而且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都比较缓慢。“外贸企业的思维不会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到金融方面,直到汇率开始单边升值,公司的结汇周期通常在90~120天,因此也开始尝试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技术对冲。公司也会派专人盯住汇率的变化。”她说。
  孟卓也表示,从企业性质来说,进出口实体公司,由于外汇开始对市场影响增大,迫使公司增加了金融方面的一些简单业务,比如锁定外汇、套汇等,这些使公司从一个简单的贸易公司,转为全方位的综合实力公司。
  “我们采用的是做好风控,严格控制付款方式,做好信保来控制风险。另一方面,采用美元、欧元、加元、港币等多种货币操作不同客户订单,来平衡风险。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汇率不稳、波动厉害的情况下,采用银行锁汇的方式控制远期风险。“毅冰对记者说。
  但是,相比大企业、国企、外企而言,李春伟的小型民企就更为艰难一些。他告诉记者,纺织属于附加值低的传统行业,利润本身就比较薄,购买金融衍生品的成本甚至要高于汇率可能带来的*5损失。一直以来,它的公司基本上采用即期现金支付的方式,也就是出完货,就要客户立即结账,以此减少结算周期中可能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可即便如此,款子到账还是会有20天,甚至1个月的间隔。
  “现在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就是做附加值高的产品,哪怕汇率有变化,无非是利润少一点,但还是有可以承受的空间。”李春伟表示,他也在将市场拓展到欧洲,相比亚、非、拉美等国,利润空间能够更高一些。
  为了规避汇率风险,目前,该公司在国外已经建立了办事处。“比如,我在迪拜,可能收到的款项是迪拉姆或者美元,我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情况,来安排往国内汇钱或者不汇,在结汇方面增强自主性。”李春伟说。#p#副标题#e#
  全方位迎战汇率市场化
  2015年中国货币当局宣布,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要在年内实现。汇率市场化改革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前提,这意味着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或许会进一步的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会加大。
  回顾过去的十年间, 2007年5月21日人民币汇率日间波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2012年4月14日又由0.5%扩大至1%,2014年3月15日又从1%扩大至2%。有业内人士预计,这一波动幅度或许会扩大至3%甚至更大的5%。
  李春伟直言,不怕单边升值,也不怕贬值,就怕波动大。如果今后汇率波动的幅度加大,比如扩大到5%的浮动区间,对于出口企业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对此,他考虑在和客户签订的协议方面做文章。“一个是客户的付款方式上,可以谈判,定金预付款支付多一些;再者,协议汇率在一定的变化区间内,由我们来承受,如果超过这一区间,需要客户承受一些。”他对记者说,这些都是设想,目前还没有实践过。
  龚女士表示,今后外贸企业肯定要和金融机构挂钩,企业里面也要设专门的部门做汇率的对冲,尽管实业企业不能将重心放在这上面,但现在国内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慢慢发展,她的态度是,静观其变,乐享其成。
  与此同时,龚女士强调,外贸是多变量构成的竞争体系,汇率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大的是原材料价格、土地成本、人工成本等。目前,*5的压力来自于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的提高。
  现在,采购网络已经从东南沿海,往内地转移。比如,最初会选择宁波的制造企业采购,现在更多考虑成本更低的安徽、江西、河南等内陆地区。此外,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很弱,这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上多花一些功夫,把公司的综合实力提高。
  孟卓称,从目前来看,日元、欧元都在贬值,中国现状的汇率对外贸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公司一方面通过扩大进口来支持出口,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公司每年进口一些原料,比如从印度,巴基斯坦面纱面部来降低纺织品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也有工厂投资并运行,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汇率。
 
        本文来源:一财网

高顿网校精彩推荐:

2015年1月-12月财会考试月历

2015公务员工资改革解析
史上最全
《财经名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