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获悉,明年中国政府可能将财政赤字率上调至50多年来*6的3%。在本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主要工作做出部署后,财政部日前已经明确加大财政政策力度、阶段性提高赤字率的方向。
据路透报道,来自财政部的消息人士、向高层领导人提供建议的中国政策顾问称,为帮助缓和结构性改革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影响,
预计中国政府会明显调升明年的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很可能升至3%或者略高,不排除未来数年继续上调的可能性。”
上述消息人士还提到,预计政府会将明年的GDP增长目标底线设为6.5%,与此前提出的“十三五”目标一致。上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说明“十三五”规划建议时表示,从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至少要达到6.5%。
去年和今年,中国的目标财政赤字率分别为2.1%和2.3%。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一赤字率还未曾达到3%。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中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要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国赤字规模料将进一步扩大。此前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分析人士多判断赤字规模在3%左右,赤字规模达到2万亿元左右。
中国财政部并未回应路透的上述消息,但在本周一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明确指出,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
主要体现在:阶段性提高赤字率,扩大赤字规模,相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合理确定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坚决不收“过头税”,给企业和市场主体留有更多可用资金;加大统筹财政资金和盘活存量资金力度,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按可持续、保基本原则安排好民生支出。
本月稍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明年的主要经济任务,强调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煦明评价,上述财政政策延续了去年的定调,,财政政策将沿着“减收”和“增支”两条主线进行,除了常规性的财政政策之外,还将依赖于“准财政”行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认为,赤字率要随经济总体情况变化而灵活调整,不一定会长期保持高位或低位。
本月2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期间,楼继伟确认了此前媒体有关财政部设定三年内置换14.7万亿元地方存量债务的报道,称“国务院准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置换。”
楼继伟当时说,“明年初步计划是中央、地方都要增加赤字,那么地方就要发债”,在置换债的比重高、即存量风险大的地区,新发债规模就较少,以此逐步缓释风险。2016年及以后年度,省级政府可在余额限额内发债,借新还旧。置换原则上由省级政府根据偿债需要、市场情况自行确定,中央政府不再下达影响置换额度,但会为避免地方竞相发债冲击市场做必要的组织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