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内部控制在事前审计的应用

来源: 高顿网校 2015-08-14
  一、引言
  强化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的必然发展,内部控制帮助单位、企业及早发现风险、准确评估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提前防范风险,实现企业管理分工细致化、责任落地化、流程顺畅化、信息衔接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建设资金挪用、乱用现象突出;局部地区腐败问题有扩大的趋势。针对上述热点问题,我们锁定审计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对内部控制了解进行论述,实现了事前审计在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从而为通过事前审计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平稳、有序、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审计理论概述
  审计(英文全称为:Audit),具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接受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的审查和监督。审计从被审计对象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上,分为事前审计和事后审计。事前审计(英文全称为:Pre-Audit),具体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事件发生之前进行的审计。被审计对象事件主要是指具体事件下的财务收支情况、经济业务情况等。通过事前审计可以起到预防经济犯罪和经济决策失误的发生,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事后审计(英文全称为:Post-Audit)是与事前审计相对应的。具体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事件发生之后进行的审计。通过事后审计可以起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对挖掘、发现业已产生的经济犯罪起到了有效的惩戒作用。
  三、了解内部控制在事前审计的应用论述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其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本部分重点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了解在事前审计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笔者主要从控制环境的了解开展论述:
  (一)控制环境的了解
  主要从行业因素、法律和监管因素、通货膨胀水平或币值变动等其他因素了解,具体从以下方面了解:
  1.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沟通与落实,包括被审计单位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方面的沟通包括通过政策规定、行为规范和示范向员工沟通行为准则;
  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胜任能力是指具备完成某一职位的工作所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3.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如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态度及行为,可以通过其选择保守不是激进的原则和会计估计时的谨慎和保守态度得到体现;
  4.组织结构,包括考虑职权和责任的关键领域,以及适当的报告层级;
  5.职权和责任的的分配,了解员工对被审计单位的目标、相互这间的工作联系及个人的工作对实现目标的作用,认识到如何以及对什么承担责任;
  6.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了解招聘录用员工的标准,培训政策和晋升政策;
  7.业绩评价,分析、了解评价实际业绩与预算,预算和前期业绩的差异,评价职能部门、项目活动的业绩等;
  8.实物控制,旨在防止资产盗窃的实物控制,包括(1)保证资产的实物安全,包括恰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如针接触资产和记录的安全设施,(2)对接触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文档设置授权,(3)定期盘点并将盘点记录与控制记录相核对,如将会计记录与现金和有价证券、存货的定期盘点结棍相比较;
  9.职责分离,将交易授权、记录交易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责分配给不同员工;
  10.其他控制,如领导层的授权控制、非常规交易的批准等
  11.对控制的监督,如领导层持续不断的建立和维护控制,内部审计人员或具有类似职责的人员可以通过单独评价促成对被审计单位控制的监督,以及外部机构和人员单位的建议和监督。
  (二)可能导致领导层凌驾内部控制及舞弊风险的情况和事项
  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就会产生风险,以下情况可能会产生或改变风险: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发生变化,在经济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在高度复杂的监管环境中开展业务,持续经营和资产流动性出现问题如重要客户流失,供应链发生变化,开发新产品、新的业务领域或新的经营场所,发生重大收购、重组等其他异常事项,缺乏具备会计和财务报告技能的员工,关键人员变动,信息技术环境发生变化,经营活动或财务业绩受到监管机构或政府机构的调查,以往发生的错报或错误,存在的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如售后质量保证、财务担保和环境补救)等。
  通过上述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发现内部控存在的不足、缺陷,降低检查风险或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意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从被审计单位的角度说,可以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错误或舞弊,也可以生起到预防经济犯罪、经济决策失误的发生、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的发生。如何开展内部控制的事前审计?事前审计主要是根据审计的程序,依次完成各步骤规定的工作,已达到审计目的的职业行为。首先,需要确定审计的项目,将该单位中具有倾向性以及普通性的经济事项的计划、决策、目标定位审计项目,以此找出矛盾,研究解决方法,力求解决问题。
  项目订立好后审计人员的配备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必须公正廉洁,正直客观,其次需要掌握完备的知识体系,不仅需要雄厚的专业知识,也得精通其他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最后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其次需要制定紧凑合理的实施步骤,按上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范围开展,如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设备,资金,材料等要素的综合平衡水平,对审计单位的管理现状以及企业结构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结构是否精良,资源配置合理与否,指挥是否得力,生产技术是否先进,基础工作是否健全,外部环境宽松与否,内部资源配备充沛与否等,找到企业管理中内控存在的设计缺陷、运行缺陷,区分内控一般缺陷、重要缺陷、重大缺陷(实质性漏洞),以此来评价事前审计的风险领域及审计整改建议。在了解了企业的现状之后,再采用专门的方法匡算企业的生产能力、期间费用、产品成本、销售收入以及投资收益等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平衡,以此完善计划、目标以及决策。审计完成后,为了保证质量,避免风险,还需要对初审后起草的审计意见书,决策代拟稿进行复核,确定证据是否客观公正,对其相关性、合法性、代表性进行复核,以此来判断处理是否恰当,评价是否合理,降低检查风险或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意见的价值。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内部控制的分析了解,对审计、事前审计、事后审计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在如何开展好事前审计上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审计(尤其是事前审计)中所使用的各种理论方法要有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要明白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从而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研究中,切不可将任何方法进行无所限制的任意套用,否则将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性问题。
  2.促进企业大力提升规范管理水平,大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大力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完善重大风险管控、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
  高顿网校温馨提示:高顿网校为您提供权威、专业的初级实务、高级实务、税务处理、技能拓展、全面会计实务等资讯。在线会计实务试题,每天免费直播上课,更多精品网课免费试听。高顿网校会计实务频道为大家提供大量的会计入门基础知识,对会计从业人员非常有参考价值。
会计实务精彩推荐:2015年初级会计实务知识详解会计人必看知识!如何做会计报表财会专家解读:会计电算化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会计实务 > 高级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