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过滤体系(上)

来源: 高顿网校 2013-02-20
    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除了对正常的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状况进行风险预警,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报表的虚假程度和粉饰程度进行诊断。它可以通过对已有的造假案例进行研究,找出其造假的手法和实现造假的途径,然后根据其特征对其他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以便发现存在造假的可能性、揭示其潜在的风险。BBA禾银系统将其称为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过滤器。它可以充分利用财务分析专家在财务造假分析方面的经验,建立起财务造假的手法及其特征库,建立风险模型,对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风险过滤,以便对财务造假进行诊断分析。
  现介绍几个境内外的造假案例,通过对其案例进行分析,来熟悉它们的造假手法,规避今后的投资风险。
  一、琼民源
  琼民源1993年4月30日上市,发行价格3.25元。从上市到1995年年底,琼民源是名副其实的垃圾股,199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03%,直到1996年4月1日,该股收盘价格为2.08元。1996年中期后,琼民源进行了系列并购行为:
  (1)1996年6月,法人股权变动,第二大股东易主北京富群;
  (2)1996年9月,接管北京凯奇通讯,称迈入了"高科技通讯领域并跨入了国际化行列"(据1996年年度报告);
  (3)1997年与香港一公司合作共建友谊大厦,称"房地产开发区的丰硕成果,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今后持续获得利润奠定了丰硕成果"(据1996年年度报告);
  (4)1997年接收凯奇海外上市公司。
  经过一系列并购行为后,琼民源1996年中期每股收益达到0.227元,1996年年底每股收益达到0.867元,资本公积金6.57亿元,利润总额5.7亿元。由此,琼民源由垃圾股变为十分抢手的绩优股,股价由1996年4月的2.08元上升到1997年1月的26.18元。
  这一现象立即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经查实,琼民源在1996年年报利润与资本公积严重失实,虚构利润5.4亿元,虚构资本公积6.57亿元。其中,虚构利润是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关联公司与他人签定的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编造的;虚构资本公积也是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过国家批准立项等情况下,对4个投资项目进行资产评估而编造。
  通过"琼民源"现象,对这样通过系列并购行为所带来的业绩应该谨慎对待,尤其通过关联交易带来的利润我们应该慎之又慎。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会计实务 > 高级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