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教育学》是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育学发展史、教育规律、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法规、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教育研究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分析、思考教育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生学习教育学科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考核的基本要求
1.全面检查和评价学生对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全面检查和评价学生对教育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3.全面检查和评价学生运用教育理论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情况;
4.全面检查和评价学生学习教育学的态度和教育情怀情况。
三、考核的形式和方法
1.考核形式
考试(闭卷、笔试)。
2.考核方法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150分试卷。题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可采用判断题、选择题、解释题、简答题等题型,主要考核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常识;主观性试题可采用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内容
绪论
1.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2.了解教育学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和教育思想。
第一章 教育的概述
1.识记教育的概念(广义与狭义)和本质;
2.理解教育活动的特点;
3.把握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的相互关系;
2.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结合实际分析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4.整体把握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规律)。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
2.全面把握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辨证分析各因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3.掌握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的原因及其条件;
4.结合实际分析教育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5.整体把握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规律)。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
2.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制约性;
3.把握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目的的重要论述;
4.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5.运用教育目的和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现实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
第五章 教育制度与法规
1.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了解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变革的趋势,把握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3.理解教育法规的概念;
4.了解我国教育法的法源和我国教育法规体系;
5.理解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6.关注我国最新的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1.明确教师的角色和任务,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2.把握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
3.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我国近几年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
4.理解学生的基本属性,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5.把握师生关系的概念、特点,知道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七章 课程
1.理解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分类及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2.掌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有关概念;
3.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4.关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和变化。
第八章 教学(上)
1.掌握教学的概念;
2.明确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3.理解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等几对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
4.掌握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内涵及贯彻要求;
5.了解讨论法、练习法等常用方法,重点掌握教授法、谈话法及其运用要求;
6.能运用所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分析实际教学案例。
第九章 教学(下)
1.了解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掌握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2.了解课的类型与课的结构,掌握教师备课的内容及其方法,灵活把握一堂好课的标准,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3.理解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4.掌握教学评价的种类和方法;
第十章 德育
1.掌握德育的概念,理解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2.了解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参见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3.理解并分析德育过程的规律;
4.掌握各项德育原则的内涵及贯彻要求;
5.掌握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行为训练、自我修养、品德评价等主要的德育方法;
6.能运用所学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分析实际教育案例;
7.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广义和狭义),理解“三全育人”的内涵和意义。
第十一章 班级管理
1.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懂得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第十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
1.理解教育研究的概念及其意义;
2.把握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3.掌握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4.熟悉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叙事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
五、各部分内容近似分值
考试内容 | 涉及的章节 | 分值 |
教育史基本常识(教育理论、教育家及其作品) | 绪论 | 10 |
教育政策与法规 | 第2、3、4、5、6、7、10章 | 20 |
教育的宏观原理 | 第1、2、3、4、5、6章 | 40 |
课程与教学 | 第7、8、9章 | 40 |
德育与班级管理 | 第10、11章 | 30 |
教育研究方法 | 第12章 | 10 |
合 计 | 150 |
六、教材与参考材料
1.教材:
《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教育学原理(马工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参考教材: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国家级规划教材.
七、试卷结构(参考)
1.选择题(共20分)
2.解释题(共20分)
3.辨析题(共20分)
4.简答题(共20分)
5.论述题(共30分)
6.分析题(共40分)
版权声明:本条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一个月。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
2023文华学院专升本电路理论考试大纲 高顿教育 2023-04-10 14:42:19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