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查考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的水平,以及运用中医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绪论
先秦、秦汉时期代表性经典著作;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的基本概念、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三)藏象
藏象的基本概念;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五脏与体、窍、志、液、时的关系;六腑的生理功能;脑与女子胞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
(四)精气血津液
精的基本概念、精的生成、精的贮藏与施泄、精的生理功能;气的基本概念、气的生成、气的运动与气化、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血的基本概念、血的生成、血的循行、血的生理功能;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的代谢、津液的生理功能;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五)经络
经络的基本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学说的应用。
(六)体质
体质的特点,体质的分类。
(七)病因
六淫的概念、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风、寒、暑、湿、燥、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疠气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药邪的形成和致病特点;医过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八)病机
病机的概念;发病的基本原理、发病类型;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失常、内生“五邪”;病位传变、病性转化。
(九)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养生的意义、养生的基本原则;预防的意义、预防的基本原则;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调整阴阳、调整脏腑、调理气血、三因制宜;康复的基本原则。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客观题分值约占60%,主观题分值约占40%。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