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大
在四大你的身边一定会出现过这样的人,他们不仅金融专业过硬,英语超凡,还是管理的高手,而且还懂得写代码。这样多功能人才就是当下最热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往往能够在求职过程中抢占先机,成为人才需求的主力军。
例如法务会计的岗位表述中,就表明了对法律和审计、会计的工作职责:
ACCA?CFA?CMA?司法证书?中级职称?......
那么接下来,四姐可以给大家分析一下,如果考出CPA以后,在四大还需要哪些证书。
最接地气:CPA+中级职称
CPA和中级职称,是最接地气的一种组合,因为在国内财会圈里,这两本证书的知名度最高,CPA是专业的代名词,中级是职称的代名词,无论大小企业,国企名企,对这两本证书都是一律通吃,非常接地气。
今年的CPA考生中,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是9月份的中级和10月份的CPA一起备考的,其实这两本证书在一起备考,效率会大大提升。因为中级和CPA的科目是重合的,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都是CPA中的科目,通常认真复习CPA,稍微看看中级,也能顺利通过。
工作七年,注会加中级,目前年薪税前25W左右,薪水低是因为自己考完就不上进了,不是因为注会没用。
别听那些叫你不考的,对非名校毕业的,注会是个捷径,至少有这个可以让很多非名校不招的企业也会让你去面试。
有名校有注会更厉害,没名校有注会也厉害啊!毕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到的。
最国际范:CPA+ACCA/AICPA
CPA和ACCA这个组合,在财会圈里是非常国际化的,一直以来财会圈都会有人争辩,“CPA和ACCA到底哪个更强”?
其实四姐觉得,一个是国内的代表,一个是国际代表,如果都考出来的话,国企外企通吃,在整个世界的财会圈都是有说服力的。
CPA和ACCA备考还有一个好处是,无论先考CPA还是先考ACCA都有很大的优势,因为ACCA在大学期间就可以考,大学毕业时就可以拿到证书,但是CPA又可以免考ACCA的F阶段的9门考试,无论先考哪个都很划算。
前四大人小K
23岁拿下顶尖双证CPA+ACCA,27岁逆袭财务总监!
小K的考证之路:在大学第三年,凭借ACCA9科通过记录,拿下安永实习机会。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是正确的,在大二第一年,她就依靠自学和网课结合的方式拿下了F阶段的全部9科考试。在安永的两个月,小K充分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这些工作中见到的实际案例,对之后处理ACCA考试中的案例题,以及备考CPA考试中实务,经常有人说考财会双证很难,小K自己的体会是,在通过ACCA全科考试后,再看CPA的教材和考纲,有一目了然的感觉。两张证书在考查内容上有大量重合,复习一门,可以事半功倍。
在小K的执行力之下,一年通过CPA6科已经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
俗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小K看来,在这样的公司里自己更容易发挥特长,得到重用。果不其然,小K凭借ACCA全科通过和CPA考试记录,成功拿下了这家公司的offer。
后面的事情和小K之前预料的一样,小公司里虽然人手更少,然而奉行高薪高能的用人取向,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在3年之内,小K就做到了财务经理的职位。这其中ACCA培训中得来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经验功不可没。
一年后,也就是上周,因为多年老员工的资历,以及ACCA和CPA两大财会顶尖证书,小K顺利晋升财务总监,成为拿股权的公司骨干,据说这家企业的app现在下载量很高,未来不可限量。
谁说27岁当上财务总监不可能呢,那些有着清晰规划和良好执行力的人,从来不理会世界的冷嘲热讽。
最高大上:CPA+CFA
CPA和CFA的搭配是最高大上的,因为CFA是国际金融分析师,一涉及到金融就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很多四大人在职期间都会选择考CFA,然后凭借自己在会计上的专业知识,加上CFA证书这张敲门砖,跳槽到投行或者是一些知名券商工作。
不过在这些证书中,CFA的难度系数也是最高的,全英文考试,而且没有基础的考生学起来会觉得很难,最好选择报班备考,之前很多四大人在高顿报CFA,也是为了跳槽到投行工作。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考证达人Cathy,手拿CFA+CPA+ACCA证书以及法学硕士,这些证书都是在工作之余考出来的,她把学习真正的当成了一种习惯。
Cathy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第一份工作加入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现任和记黄埔地产(上海)财务总监。为人却非常低调平和,与她交谈有一种如沐春风净化心灵的感觉。她总是能非常善解人意的看待人生的每一次经历,给人无限的正能量,让人觉得认识她真好!
1998年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Cathy放弃了“国企的肥差”选择毕马威,同级同学聚会的时候看看在国企生活闲适的同学,不免有些扼腕,但却绝不后悔。
“毕马威给了我一个高的起点,让我能够看到很多东西,对职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我非常感谢毕马威”。
一、当年的小伙伴现在的合伙人
Cathy在毕马威的第二年就已经开始当Team Leader了,因为小项目接二连三,所以要出很多很多的报告。
“那段时间成长是很快的”。
印象中最忙的时候,是三个项目连轴转,回到公司刚放下这个“蓝精灵”,就马上拎起另外一个,说走就走,连家都顾不上回。所以回想起来连她自己也惊呼:“那时候实在是太厉害了!”
毕马威的工作氛围让Cathy赞口不绝,“虽然是在工作,大家都像同门师兄弟姐妹一样,关系很简单。”
和Cathy当年相熟的小伙伴们,早已成为毕马威中国华东华西区独当一面的合伙人。“比如Brenda Wang,当我还在适应新环境的时候,她的方向就很明确——要尽快把CPA考出来。”
就是这种努力和坚持,推动着她一步一步做到合伙人的位置。还有Priscilla Huang,当时事业上顺风顺水,但是business sense很强的她还是决定暂时放下工作去美国留学,这一段经历对她后来的职业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助攻。还有Gary Xu,Kevin Xu,Tracy Yang,优秀的小伙伴不甚枚举,当年嘻嘻哈哈一起加班一起奋斗的师兄弟姐妹,现在个个都成了大佬。
二、学霸和学霸的团队
作为一名财务高管,Cathy应该算是over qualified了。她是CFA,ACCA和CPA持证人。Cathy从未停止过学习,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动力。在毕马威时,她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CPA考完了,因为第二份工作在外企,就顺势攻下了ACCA。
来到和记黄埔以后,因为李先生麾下著名的打工皇帝——霍建宁先生是财务法律结合的人才,所以Cathy又效仿他拿了个法学硕士的学位。Cathy很轻松地表示,“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和记黄埔和毕马威一样,非常鼓励员工学习进修、考各种证书,Cathy所在的部门里,也都是个顶个的学霸。Cathy的CFA头衔就是在和记黄埔工作时拿下的。
考第一第二级的时候,因为有财会的基础,自是不在话下,可第三级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通不过考试感到沮丧想放弃的时候,她受到了部门里新来的一个同事的激励——一边要为上幼儿园的小孩操心、一边又顶着新工作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把CPA全部考出来了——于是Cathy觉得不能给自己找借口,逼了自己一把,最后CFA的证书也成功拿到了。
作为证书达人,Cathy看待考证这件事其实是相当客观而不偏颇的。
“升财务经理的时候,这些资格都有加分,不过再往上,就要靠实务经验和能力了,(这些证书)也不是说没有就不行。”
所以,有证有能力,双管齐下,才能成功。她身体力行地做到了。
最管理范:CPA+CMA
还有一种组合呢,就是CPA和CMA搭配在一起,管理范儿十足。这两年,随着实务会计的市场饱和度越来越高,管理会计开始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很多CFO都公开表示,现在管理会计人才已经成为紧缺人才,而拥有CPA和CMA,既懂实务又懂管理的,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会很高。
现在,在四大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希望通过高含金量的证书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说实话,四姐很羡慕那些同时拥有CPA、ACCA、CFA、CMA、司考等证书的四大大神,但是一切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慢慢争取。
推荐:大部分考生都在用AICPA资料>>【点我领取AICPA完整资料】 (资料包含AICPA易错题,提升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