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销售收入的赊销比例问题。
  从理论上说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计算时应使用赊销额取代销售收入。但是,外部分析人无法取得赊销的数据,只好直接使用销售收收入计算。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
  应收账款是特定时点的存量,容易受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影响。在应收账款周转率用于业绩评价时,*4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3.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问题。
  统一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是已经提取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而销售收入并没有相应减少。其结果是,
  提取的减值准备越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这种周转天数的减少不是好的业绩,反而说明应收账款管理欠佳。
  如果减值准备的数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使用未提取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算周转天数。报表附注中应披露应收账款减值的信息,可作为调整的依据。
 
  4.应收票据是否计入应收账款周转率。
  大部分应收票据是销售形成的。只不过是应收账款的另一种形式,应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称为“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
 
  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否越少越好。
  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有可能比现金销售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会越少越好。收现时间的长短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
  例如,甲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18天,信用期是20天;乙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是15天信用期是10天。前者的收款业绩优于后者,尽管其周转天数较多。改变信用政策,通常会引起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变化。
 
  6.应收账款分析应与销售额分析、现金分析联系起来。
  应收账款的起点是销售,终点是现金。正常的情况是销售增加引起应收账款增加,现金的存量和经营现金流量也会随之增加。

备注:此专题 运用模板3,ch26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