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为谁服务)
 
  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意义
 
  (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总之,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个活动和成果相关。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的区别和联系: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4.作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为了及时提供信息而人为划分成相等的期间)

       1.定义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分类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季度、月度、半年度。
 
  这里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3.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以后期间的差别,从而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1.定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
 
  3.货币计量的缺陷:在某些情况下,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结合会计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并非唯一计量单位)。
 
  4.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5.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五、4项基本假设的关系
 
  4项基本假设,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关注会计从业微信,咨询考试报名时间、免费获取考试题库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免费题库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免费题库: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统一题库
  报考指南:2014年会计从业报名时间汇总
  考前冲刺:会计从业新政策解读课程+预测押题
  高清网课:会计从业考试网络课程试听入口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