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金融学综合高频考点之货币中性!准备备考金融硕士的考生,一定要了解什么是货币中性论,大部分院校的该专业科目大纲中会涉及到这个考点,也经常考,下面我们来看高顿考研的整理,供大家学习!
431金融学综合高频考点:货币中性
  一、什么是货币中性论
  货币中性与货币非中性相对,主要焦点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变换对一般物价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货币中性认为货币供给只反映在一般物价水平上,货币供给的增加只引起一般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认为货币中性,古典学派主要通过现金交易数量说MV=PT、现金余额数量说M=KPY表达货币是遮挡在实体经济上的“面纱”;新古典学派认为货币中性主要基于两条假设:(1)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2)政府的货币政策无效。
  二、简述为何古典情形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符合货币中性原理
  如图所示,在古典情形下,由于已经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不能再增加,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不能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即总产量,同时对均衡就业量也没有任何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古典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对于货币政策来说,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影响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国民收入等实际变量的政策效应,这就是所谓的“货币中性”。根据货币中性原理,如果要抑制通货膨胀,只需减少名义货币供给就可以在不影响国民收入的情况下实现。这也是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
  三、此知识点为高频考点
  货币中性论是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章节的重要内容,2016年复旦大学、2015年中山大学、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均考过该知识点。与“货币政策”相关的知识点主要有“货币需求”和“货币政策”等知识点。
  以上就是【431金融学综合高频考点:货币中性】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想要了解大量关于考研报考、院校排名、专业排名、院校报录比、考试时间等考研其他信息,还可以进入高顿考研频道进行查询,内含大量考研资料和海量知识库!
  还可直接下方【在线咨询】↓,回复更迅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