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jpg

央行上周末公布的7月份金融数据引起极大关注,数据显示,7月份资金走向仍然「脱实走虚」,实业最受伤,房贷遭热捧。

中国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在7月份的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提到,中国企业已出现「流动性陷阱」,对于中国资金走向也表示了担忧,尤其是货币信贷数据。有趣的是,「流动性陷阱」的观点因为出现截然相反的解读,被市场广泛关注。

关于「流动性陷阱」,一派认为中国现在流动性已经十分宽松,未来进一步的宽松概率不大,比如说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另一派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中国经济需要刺激,这才是目前*10可以做的事情。也就说是,货币政策不得不宽松。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概念,又称作凯恩斯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指,一种货币政策完全没有办法刺激经济的情况,无论降低利率或者增加货币供应量也无济于事。典型的「流动性陷阱」表现为当出现预期经济不景气,使得持有流动资产的人不愿意投资。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曾遭遇流动性陷阱,利率将至零利率的水平,仍然无法诱使企业贷款投资,史称「空白十年」。

7月金融数据最吸引眼球的部分

央行公布的数据,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的担忧来自于两个数据:MI和M2,问题的关键是,M1和M2的「剪刀差」不断扩大。

我国货币供应量分为三部分:M0,M1,M2。M0指流通中的货币,M1是M0+单位活期存款,是狭义货币。 M2就是广义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企业、个人的定期、活期存款,以及券商的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等。

M1在过去数月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这说明银行的活期存款不断增加,也就是说,企业不愿意把资金变成长期存款,需要保证资金随时可用,以便投资。M2在 2013年以后增长变缓,2015年4月和刚刚过去的2016年7月,M2增速是最低的两个月,分别为10.1%和10.2%。可以很明显的看到,M1和M2的差值越来越大。

为什么M1和M2的差值扩大是个不好的信息呢?

M2可以理解为“全社会的钱”,M2同比增速可以理解为“印钱的速度”。M1的大幅增加意味着企业对于实业投资意愿的降低,意味着企业没有合适的投资标的,最终变成了不得不持币的现象,很多企业开始存钱吃利息。

为什么企业不愿意把钱投出去?

整个7月份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463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了4575亿元,新增贷款几乎全是住房贷款,那么问题来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房地产资产和金融资产,大量的投资房地产一是因为市场需求仍在,还有大量人有住房需求,国家也在鼓励楼市去库存,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让整个社会资金变得活跃,今年有大量债券发行,募集到很多资金,但是资金支出需要按照投资计划,因此有大量资金成为活期存款。

选择房地产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原因是,此类资产流动性好,即使出现亏损也可以抛售。所以,整体实业投资下滑,因为不能保证投资实业以后,市场需求仍然活跃,更重要的是,实业投资一旦失败,则是一个不断烧钱的“机器”。

尤其是制造业,没有钱制造业发展就面临瓶颈,而钱都进入到房地产和金融机构中,大家都想着投资,却发现已经没有项目可投了。

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等政策有点不起作用,也就是盛松成认为,现在货币政策有一点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现象。钱印的再多,存钱也更多。

利率调整已不能刺激投资和消费?

高顿研究院副主任冯伟章认为,制造业疲软是造成流动性陷阱的主要因素,在08年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曾执行另一种货币政策:通货创造,来对抗流动性陷阱。中国的实业投资很差,金融产品收益太诱人,房地产保值性很好,大家把钱都花在了这些地方。

至于零利率或负利率,并不能刺激消费,德国一储蓄银行开始向储户收利息,以此刺激消费,无奈,用户储蓄更多了,因为,利率下降意味着,需要存储更多的钱,才能达到原来的水平,才敢退休。

▎本文作者M先生,来源金融早八点。新主流金融领域观察者,为趣味、梦想和生活发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金融早八点(jr8dian)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