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祝嫣然林小昭王玉凤
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上周五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称“会议”)用8个字概括了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并明确了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其中,更加科学精准、有序有效去产能,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三方面,对于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促使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意义重大。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17日在“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明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这样一个年度背景下做好经济工作,首要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但稳不是不作为,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对于如何建立长效、健康的房地产机制,一些专家学者表示,没有房地产税是万万不能的,但又不是万能的。
健康楼市不只需要房地产税
去年底以来,持续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引发了高层的关注。随后,各地的楼市调控政策纷至沓来。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始于9月30日的新一轮楼市调控,已有超过25个城市共计出台了50多次调控措施。
数据显示,在9月底各大核心城市纷纷收紧调控举措后,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10月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政策变化是楼市各项指标涨幅回落的原因,后续市场走势依然看资金价格与政策变化。
对于爆棚的房地产市场,会议强调,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楼市不能没有没房地产税但税不是万能的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表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强调了防风险,主要体现在房子的定位方面,强调房子的居住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后期或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冲击,但也要避免用力过猛。
张大伟表示,未来的楼市政策将开始“托底盖帽”。过去的房地产调控更多是短期政策,所以经常因为经济走势不同而出现波动,长效机制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发展不能只靠一时的应急调控政策,而是需要完善长期制度建设,因此房地产税等长期政策有望加快落地,以长效机制引导市场稳预期。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打摆子式’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10月份表示,过去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多轮调控主要是治标,而没有有效治本。
而治本就是要建立起制度框架,包括土地制度、投融资制度、住房制度,以及税收制度。贾康说,房地产税不是可以像定海神针一招决定全局,但是它是制度建设中的一个必选项,“税不是万能的,但该推进的时候你不推进就是万万不能的。”
因此,长效机制并不只有房地产税一项,还包括了土地供应、住房制度等多个方面。毕竟在大城市,征收房产税带来的持有环节的成本提高,也极有可能通过转嫁给租房者或者其他途径规避掉。
在土地供应方面,会议明确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
张大伟分析,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处理好住房消费和投资、房地产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另外必须降低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回归居住属性。从此次会议看,下一步应加快住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税收等制度,以长效机制引导市场稳预期。
技术创新成振兴实体重要砝码
“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杨伟民警示,近两三年来,金融业占GDP比例快速提高,制造业比重却快速下滑,这种变化不正常。
根据国家统计局*7公布的数据,今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568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虽然增长动力企稳回升,工业发展平稳,但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被认为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与国际横向比较,我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偏低,在产业链中未能占据优势地位。
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本次会议意味着要发展产业的两翼,一个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另一个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体量庞大,发展新兴产业不能抛弃传统产业,而且很多新兴产业也是传统产业衍生出来的。不过,战略新兴产业虽然体量较小,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深圳一家生产附加值较高的医疗设备企业的负责人前不久参加了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医疗器械及设备展览会(MEDICA),但让他惊讶的是,全球排名靠前的2家巨头企业都没有参加这一业内颇具知名度的展会。更让他吃惊的是,展会上的中国熟面孔变多了。
他告诉我们:“(展会上)都是我同行,这些公司规模都不算大,虽然以前产品也做得不错,但是一直苦于拿不到展位。现在那些大企业撤退,它们机会就多了点。”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不少行业巨头们步伐受阻,但对技术创新抱着一股狠劲的“小虾米”们却有了出头的机会。上述企业负责人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的公司规模不算大,但他们新研发出来的产品在上述展会中赢得了不错的人气。“不少新旧代理商来参观商谈。”他告诉我们,德国一家合作已久的代理商还当场决定,用他们的新机器去攻克当地的高端医院市场。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一直是中央的政策,但过去几年由于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造成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倾向,并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和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政府明年推行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也是希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
去产能扩容
今年4500万吨钢铁、2.5亿吨煤炭去产能任务早已提前完成,明年去产能有望延伸至化工、玻璃等过剩行业。
会议提出,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去年11月提出,这一年来在“三去一降一补”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为“十三五”打造了良好的开端。
对于“三去一降一补”中去产能的下步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17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统筹处理好去产能与稳定供应、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更加科学精准、有序有效去产能。
杨伟民表示,去产能不仅仅是钢铁和煤炭,要扩围,但是办法必须是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
章俊表示,由于钢铁煤炭的价格上涨,今年去产能出现了一些反复,明年的产业政策应与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相配合。玻璃、化工等产能过剩的行业也会加入到去产能行列中来。
会议明确,2017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七年实施这一政策组合。会议强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会议除了强调财政政策“积极”之外,还强调了“有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分析,这就要求财政支出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2017年财政政策力度或继续加大,财政赤字会增加,很可能突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