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没来银行的人,对银行才是真爱...
 
在知乎、微博、微信、贴吧,银行人说起自己的工作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呼悔不当初,浪费青春。
 
银行与政府部门和国企,并列父母辈心中的“三大圣地”。然而从网上看,却当真是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真会...哦不对,是想出去。
 
说起原因,大概三点最真实:
 
钱不多;
事不少;
忆往昔青春岁月。
 
1. 钱不多
 
应届大学毕业生进银行,就两条路:柜员和其他部门,前者大约占据90%。
 
银行里当然缺人,而且有些地方缺人缺得厉害。像后台风控岗,想要人想得嗷嗷叫,工行直接自己出手掏钱弯腰求着员工去考FRM证书,就是为了找金融风险管理师,然而就是没人啊。
 
但这依然不影响你进银行就是柜员的命运。
 
中后台那么多部门都要人,但只想要那些可塑之才,而不是刚进来的愣头青。于是应届生就只好先去银行柜台坐坐看。不知道放到哪里就先统一放那里吧,看看做的情况再说。
 
说是有利于学习业务知识、培养待人接物的能力,但说真的柜员每天真的就是繁琐工作的机械重复。
 
在加拿大,柜员拿最低时薪,高中毕业就可以胜任。在中国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能拿4k的月薪就偷着乐吧。
 
两三年前,有个妹子在北京的某大行某分行做柜员,月薪不到3k。21世纪北京首都,还有正经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连个税最低起征点都没到,真有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
 
2. 事不少
 
朝九晚五说的是客户,不是银行里工作的你。
 
下午五点想下班了,清点现金了吗,整理传票了吗,款车把柜员箱子运走了吗,一个没有你就等着吧。
 
五天里三天加班,早的时候可以八、九点走人,晚的时候十一点也有。住得离银行近还好,远的话可能就要六点乃至五点起床,深夜到家。
 
对公业务的小伙伴算幸运,企业起码双休日不上班。接待个人客户的小柜员可能就此要和双休日说再见了,银行周末上班,总得有人去吧。
 
工作的时候,限时上厕所,限时吃饭,一分钟闲的时间都没有。
 
有个笑话,说是领导视察,问新进来的柜员:员工最重要的优点是啥。柜员试探性地说了“情商高”、“能吃苦”、“素质高”,最后领导大手一挥——“能憋尿”。
 
柜台前面排了那么长的队伍,每个人都等了老长时间,柜员于是就得拼命干活,日积月累练就金刚不坏之躯。
 
3. 忆往昔青春岁月
 
说的真么惨,来银行的人难道都被骗了?
其实进来是柜员,很少有人一辈子都是柜员。银行应届生未来有三条主流发展路径:转岗、提任、跳槽。大多数人过了一段时间就换了岗位,或者提升到主管、副主管之类,真走了的倒不多。
区别大概就是时间长短问题,有人周末来高顿面授班,考了CFA/FRM证书,活儿又做得麻利,半年就远离柜台了。有的人也许就要磨时间、攒经验,几年时间才慢慢升上去。
等进了业务部门,拿提成奖金拿到手抽筋,或者像风控岗年薪几十万,后台稳定旱涝保收,日子过得也是幸福美满。
功成名就、身家千万的企业大佬,说起当年的创业经历,都是越讲越惨,没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挨过柜员的那段岁月,迎来最终的光明,那些银行人也就终于能畅快地聚在一起,吐槽一番自己当年奋斗过的时光。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为了享受后天阳光的温暖,还请挺过最初冰冷的黑夜。长夜漫漫,*10能让你坚持下去的,大概也就是咬牙不倒下的那股拼劲了吧。
 
▎本文作者Jade,来源高顿。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