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拿高薪的都是财务,而和财务总发生撞车的叫会计,一个搞财产管理,一个做账务工作,不可混为一谈。
不过行话也说财务都是会计升上去的,那么会计毕业生怎样才能发展到高级财务呢?
这个话题可能为时还早,我来换个问法:
首批00后参加高考,按照以往报考财务专业人数来看,今年选择财会相关专业的学会生只多不少,试想一下,四年后的“千禧宝宝”们面对会计与财务职场选择,该怎么走呢?
不主动的人可能会把自己饿死
09届小涵学姐是一位同事的老乡,恰好与我同校,她学财会专业,毕业后去了一家内资所。作为新人,小涵学姐还是比较勤奋好学的,从不托大认真做事,有什么学什么。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有些被动了吧,她从来不说自己不会什么,也不说自己做的怎么样了,老板交代的事她都会去做,但从来不会与领导上司讨论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那种别人说什么她做什么。
听话么?挺听话的吧。可能不会来事的人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吧。
后来我听说,老板找她谈话,说工作岗位不太适合,这话听起来像是辞退。
从月薪3000到年薪300000,有条沟
何为不主动?不主动拦任务?不主动抢功劳?不主动来事?还是不主动学习?
虽然我觉得这可能与学姐的性格有关,但我想就算她没有被辞退,只要她在那家公司一天,就会一直是月薪3000,如果不做转变,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别说年薪30万,可能过万都难。
善于学习的人有多受欢迎呢?
老板喜欢举一反三的员工,说1唱2接的下来;
领导喜欢全局观强的下属,做事做的全面,而不是说一句走一步;
就连老师都喜欢自主学习的人,省事省力省心啊!
作为跟随时代更迭而生的财务人,没有那份主动,怕是要与账本、算盘过一辈子了,报不完的账、打不完的算盘、吵不完的鸡毛蒜皮···
说一句走一步的人没价值
重点大学会计专业比野鸡大学会计专业更有含金量;
英语口语流利比普通话都不流畅的人更有魅力;
USCPA证书比本科毕业的背景更具竞争力;
懂的财务管理比只会做账更优秀。
考证是一个财务人彰显自我价值的重要一步,你的努力、你的能力、你的价值都能被证明。
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会计师组织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财会领域大咖云集协会,几乎囊括美洲、欧洲、澳洲等多个大经济体的会计师,在中国逐渐展开影响力。
其组织的USCPA考试,每年吸引10多万人参加,2018年Q1考试通过率达到50%!
且在世界500强企业中,USCPA证书已成为多家平台的员工入职条件之一,在众多财务证书里,USCPA绝对是影响全球的大证书。
高级财务不是用年龄堆出来的
老板不是不喜欢听话的员工,而是不喜欢死脑筋的员工,学姐不是听话而是死板,做财务哪能没有情绪一般工作,那和请了一个机器人有何区别?
高级财务不是年龄堆出来的,你以为“越老越吃香”在当下财务市场竞争中毫无意义。
与学姐相反的例子是我之前一位同事,学的工程管理,毕业后家里人托关系进一家小企业做出纳,谁知道越做越感兴趣,可能是金融刺激的吧···
同事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立马辞职开始挖掘,从初级职称到注会,能考的财务证书她都尽力去考。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学起来就很吃力,在通过注会考试经济法科目后,实在感到吃力,参加高顿CPA培训课程。
2017年通过两科,今年还剩一科,说是要继续加油。
我问为什么这么执着,她说,她不想整天管老板的私房钱,像和菜市场大爷大妈讨价还价似的,她想跳高一点,我明白了。
过了段日子,这姐们似乎是玩上瘾了,又报了高顿USCPA培训班,我问她这回要做什么幺蛾子?
她说目标换了,世界500强!
突然发现,这姑娘是个明白人啊!
做财务,小公司只能算是会计、出纳,进了大平台才能叫资产分析师,才能叫财务管理师,才能叫财务啊!用她的话来说,财务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深渊,就像有些人以为月薪3000到年薪300000之间的沟壑一般,有些人愿意无条件奋力一搏,而有的人宁愿站在这头,永远不停地张望。
 

 
▎本文作者:Luvian,高顿财经签约作者,留英海归,主业财经,副业心理。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