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的薪资,也太高了吧?
30岁女法官征婚:
我有一个月薪11万的注会哥哥
近日,一张相亲文的照片火了,因为相亲女孩的哥哥是某合资投行副总裁,是个注会,月薪11万!
看到这个征婚要求,注会菌只有一个想法,注会真的挣钱啊,不知道哥哥有没有结婚
这则相亲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去年引起轰动的相亲事件:上海一大爷直言不讳,月薪一万是讨饭!
访客:你的女儿没什么要求么?(言外之意对女婿的要求)
大爷:没要求!你有学历就有钱,学历没有,你拿什么去赚钱啊?!五千块一万块钱一个月,讨饭啊!
本科,理工女,硕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政策与经济,并且持有国际注册会计师证书(ACCA)及美国报税......
根据调查,其会员目前在中国的年薪分布在30万-200万不等,21%的会员平均年收入在100万元,部分会员年收入高达200万元!
年轻、有身高、有学历、有底气,大爷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
注会持证人的真实薪资水平
看了以上两个例子之后,注会菌在感叹自己那少的可怜的工资的同时,也在犹豫,30岁的左右的注会,得多努力才能实现像上面两个人那么优秀。
8月8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发布了一份《2018财会人员薪资报告》调查报告:
2018年与2017年会计薪酬数据对比
2018年财会人员平均薪酬为123529元,相比2017年的平均125433元下降了1.52%;
低位数上升了11943,中位数持平,高位数下降3467,高低位薪酬之间的差距与从去年的34倍升下降到19倍。
影响会计薪资的影响因素有学历、年龄、职位和性别,自然有证书:
拥有不同的会计资格或职称,会影响投票人的平均薪酬。在国内,平均薪资最高的是CPA证书,2018年平均薪资为216675元。
投票人认为影响个人收入的前三个资格或职称是:注册会计师、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
从上面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CPA证书确确实实能带来实际利益,CPA是属于财会方面比较高端的人才,而且,还是比较稀缺的人才资源。目前,计算注会的薪水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公司的规定也不一样,常见的多是“底薪+补贴+提成”。
在上海,对刚考过注册会计师没有工作经验的职员,在四大的薪水一般是在13万/年左右,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随后升职加薪,年薪大概在30万左右;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刚毕业的职员的薪水大概是5-8万/年,不过随后的薪资涨幅会很大,年薪大概达30万;
在一般的会计师事务所大概是5k-8k左右,随后根据个人的能力,还有会提升。
注:调查结果受人群地域影响,总体薪资水平偏高
对CPA考生来讲,备考CPA应该是一次发现自己的潜力、挖掘自己的价值的过程,无论是为了一份工作去考证,还是为了自己的证书追求去考证,都是为自己积累财富、获得幸福感的一个过程。
为了钱考CPA虽然听上去很现实,但一定是动力最大、最高级、最真实的备考理由。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真正的为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去努力,早日拿到想要的那张证书,实现升职加薪的梦想。
总得来说,如果想要在财会领域成就一番事业,注册会计师的确是一张非常值得考的证书。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我们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切对今后的职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些年薪百万的90后财务高管们
那则征婚启事上,更让人在意的就是主人公哥哥的年纪,31岁就成为副总裁,这是得多优秀?
在咱们财务领域,注会菌也找到了一些非常年轻的财务高管们,从他们的经历我们能发现一些端倪。
高顿小编在上市公司的通告中扒出了4位90后的财务总监。
1、汪玉聪——1990年出生,青松股份财务总监
汪玉聪先生,目前是硕士在读,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竟然没有CPA?)从事务所的审计员到雪松控股集团的投行经理,再到安赐资产任并购事业部高级经理,最后在2018年5月份出任青松股份的财务总监。
2013年到2015年,平均一年一跳,甚至可以推测,从事务所的审计员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汪玉聪只用了3年!
职业发展路径:审计(审计员→项目经理)——金融(投行经理→高级经理)——财务总监
2、沈伟——1990年出生,长城动漫财务总监
沈伟先生的经历似乎很简单,但是也能看出他的起点非常高,从公布的信息来看,并不太清楚他在做财务经理之前的经历。
职业路径:财务经理——总经理助理——财务总监
沈伟先生一直深耕财务领域,从财务经理到总经理助理再到财务总监,这样的经历和联想前CFO马雪征的经历非常类似,她也曾做过三年的总经理助理。
3、陈利杰——1990年出生,徐州科融环境财务总监(已离职)
和汪玉聪先生的经历比较一致,他也是事务所出身,然后到上市公司上任财务总监。
4、冉婷——1992年出生,海波重型财务总监
冉婷女士应该是目前上市公司最年轻的财务总监。海外留学经历,毕业后直接入职海波重型,去年1月份成为海波重型的财务总监。
90后成为高管不仅仅是在个体上的意义,去年领英有份调查《中国千禧一代商业决策者洞察》显示,从职场新人到总监级别的升职过程上,90后只需要4年,而70后平均需要10年,80后需要6年。
我们以汪玉聪为例。从2013年到2018年之间5年的时间,汪玉聪从瑞华事务所的一个小审计员,做到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如果按照时间线来划分的话,那么从审计员到项目经理,他大概就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
其实,关于事务所的晋升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从A1到项目经理,5年时间是必须,也有人认为这些事情只是个例,但个例就代表了事件的真实性和可能性,代表了常规之外的特殊存在。
事务所的晋升除了常规逻辑之外,对个人能力超强的人也会有额外的“奖励”,通过跳槽实现“跨级晋升”也是其中一种方式。知乎上也有人说,在有些事务所如果个人能力非常强,可以独立带领团队做IPO项目的话,即使没有注册会计师证书也是可以升项目经理的。
当然,除了这种个人能力无懈可击的情况之外,事务所还有很多的“晋升潜规则”,亦或者说是对部分人的学历和实力的高度认可。下图是很多比较大的事务所在招聘过程中的一条学历鄙视链。
名校往往是事务所招聘的第一梯队,尤其是财经类学校,受欢迎程度非常高。所以说,学历不一样也会导致很多人的入门职位和晋升路径发生很大的区别。
很多人只知道自己硕士毕业进四大被拒,但是殊不知,哈佛的博士可以直接进普华做项目经理也是事实,所以究其根本,在事务所能不能3年从A1做到manager,还是和能力相关。
从小会计到财务高管,
鬼知道90后经历了什么?
上述提到了90后能在4年期间从小会计升到财务总监,但是我们都应该清楚,有的人在4年甚至3年期间不断加薪,升职为财务总监,但有的人可能10年还是个会计。每一个快速升职加薪,当上CFO的90后,背后都有一些共通的规律:
清楚未来的目标:初心是什么
这是几乎所有初入职场的朋友都会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会在步入职场的1-3年之内最明显。
如果不及早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你就会荒废这3年的时间,而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这3年至关重要,是锻炼能力、积累资本的黄金3年。一旦错过,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从头再来,重新弥补。
一旦超过3年,你将为每一次改变付出巨大的代价。
没有目标,便没有了追求,于是,所有的行动只是为了挣一口饭吃,许多人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应该端什么饭碗。
能力不是全部:处世更难
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财务专业技能。步入职场后你会发现,专业能力其实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重要。
你会发现一个能力不太强的人做了你的上司,只因为他在这个公司干了10年——这说明“资历”是你高升的本钱。
你会发现能力并不怎么强,但是与老板关系好的人通常能够得到提拔——这说明“关系”也是本钱。
外圆内方,用在人际交往上就是说要学会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但不可因此而失去了内心的准则,否则就变质了。尤其在中国这种注重人情的,这种人际交往的能力一定要好好练练。
资本靠积累:资源从哪里来
有的大学生常说,毕业之后一定要找到一份月工资多少多少的工作,争取做到什么什么职位。这时候我总是会耐心听完他们的“远大蓝图”,然后问一句:“你通过什么样的资源达到你的目标?你的资本是什么?”然后得到的就只是哑口无言。
对于职场上的朋友而言,你“亮剑”的资本又在哪里?你的业绩提升了吗?你的能力提升了吗?你在一年内看过多少本对自己的职业有益的书籍?你参加过几次培训班来为自己充电?如果没有,又凭什么加工资?靠抱怨么?
慎重对待第一次:决定命运
第一步错了,以后就会经常犯错。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为什么第一份工作这么重要呢?
1、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
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这一观念同样会影响你以后的发展。你的第一份工作会对你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跳槽时,新雇主也会通过你的第一份工作经验来判断你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2、职场中不允许从头再来
如果公司招聘的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一定要求“有相关经验”,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样的员工一般不需要培训,直接上岗,会很快为公司带来效益。
如果是工作几年以后再打算转行的人,一般不会受到重视,一是不会给公司直接带来效益,二是培训起来也比较困难,思维已经固化。与其这样,倒不如招一名应届生,白纸一张,可塑性强,发展起来潜力更大。
所以,一旦有了工作经验之后,再想转行从头再来,难度相当大。除非你认识公司的高层领导,可以得到一个机会,否则很难。
3、时间成本不允许
步入职场的前三四年,是一个人职业成长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如果你这时候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骑驴找马式的转行上,则会浪费你最宝贵的青春,你的成长也因此比其他人慢一步,而很多晋升的机会将因此而失去。
所以,对待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慎重。找工作就像结婚,情愿不结,绝不能乱结。如果现在你刚刚步入职场还不到3年,劝你趁早做一个职业规划,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一旦你结婚了买房了,再想弥补都已经晚了。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给自己充电
无论你再怎么抱怨,再怎么不开心,饭还是要吃的,觉还是要睡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未来的事情永远只属于自己的。
买房子也好,娶老婆也罢,压力只有自己扛,老板不会为你操任何心。与其有时间去抱怨,但不如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好好提升自己的基本功,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本事,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万不可因为自己的书生意气而做一个自毁前程的人。
当然,你的准备是多方面的,除了专业技能外,其他的辅助技能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管理能力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怎么努力才能实现。
在适当的时候充电,你才会走得更远。
▎本文由【注册会计师】整理发布,部分素材来源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人力资源网。如需转载或引用需申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立删。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