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3日早晨9点28分,高顿网校小编为您编辑了一篇业界评论文章:人民币无法也不必成为避险货币——安邦
  美元强势之下的亚洲货币一片哀鸿。过去三个月,韩元、印尼盾和印度卢比分别下跌了6.2%、4.8%与2.7%,只有人民币迎难而上,同期上涨了1%。在坚挺的走势面前,一些外资投行将人民币视为避险货币的不二选择。法国农业信贷高级经济学家科瓦茨(DariusKowalczyk)便认为,在美元走强的环境下,人民币被证实为避险天堂,预计将持续扮演这种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将人民币视为避险货币,并非科瓦茨首创,也非始于现在。早在2011年,摩根大通旗下资管公司的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帕特森(RebeccaPatterson)便曾表示,人民币是除金银以外的“终极避险天堂”,“因中国决策者需要用人民币来帮助管理通胀风险,并逐渐使经济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因此,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会继续保持逐渐走低趋势。”
  如果只是简单观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上述人民币成为避险货币的论调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从大趋势上看,近年来人民币相对美元持续升值,并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似乎仍将继续保持稳定的态势,在小范围(相对于其他亚洲货币)内双向波动。当瑞郎、日圆这些传统避险货币纷纷因为政府干预的原因,失去了避险的地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自然会令国际投资者产生新避险货币的联想。但真的如此吗?恐怕未必。
  在最浅显的层面上,人民币资本项目的不可兑换,进而人民币的不可获得性,是国际资本将人民币视为避险货币的*5障碍。即使全球市场波动,国际资本鉴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希望寻求到避险天堂的庇护,也会因为资本账户的管制而欲求无门。考虑到中国外贸依然保持着顺差,人民币多通过外贸渠道多通过外贸渠道回流而非输出,人民币的可获得性更加成疑。近年来持续发展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或许可以成为人民币的重要供给,但据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统计,截至2013年年末,境外人民币总计约为2万亿元,折合3000多亿美元,难以满足市场上的避险需求。这意味着,一旦市场真的以人民币避险,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价格将面临大幅波动,而这并不符合“避险货币”的定义。
  人民币无法成为避险货币的深层次原因,来自于中国政府的意愿。截至目前,人民币汇率与资本可兑换依然受到中国政府的严加管理,目的之一便是为了避免投机性资本的跨境流动,对中国境内的经济金融体系构成冲击。以此来看,海外投行对于中国政府立场的判断存在着一定的失误,决策层不会允许人民币过早成为避险货币,因为避险需求属于典型的投机性需求,并且资金量可观。一旦认为国际资本可能因为避险需求涌入,中国政府将在资本账户放开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等关键议题上表现得更为谨慎,避免重蹈广场协议后日圆汇率大起大落、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覆辙。
  事实上,在美元汇率的持续走强的当前,人民币是否有必要跟随美元走强,是一项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人民币对美元始终保持强势并非理所当然,这更多是一种惯性思维(因为过去保持强势,所以未来也应保持强势)。恰恰相反,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适时适度地进行双向波动,可能是对中国更为有利的政策选择,需要保持汇率的弹性。一方面,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变,中国的贸易顺差已较此前大幅收窄,人民币汇率进入均衡区间,继续大幅升值的基本面支撑并不牢固;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而美国经济复苏已成趋势(这也是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前景的相位差,也不支持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单边走强。这样看来,虽然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民币看上去能够避美元的险,但在未来,即使仅考虑汇率,人民币能否继续避险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国际资本推捧人民币为“避险货币”,有点过于想当然。人民币并不具备成为避险货币的主客观条件,中国决策层也不会急于寻求人民币成为避险货币,将仍显脆弱的中国经济金融体系暴露在投机性的跨境避险资本面前。
  来源:财经网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