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有在这里路过“行业新闻”频道的吗?那就千万别错过高顿网校每天更新的新闻哦。下面是10月22日精挑细选出来的一篇行业新闻:中国与欧洲的合作已提升多产业竞争力
  创新合作成为李克强总理欧洲之行的一大亮点和看点,也正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新引擎。中欧双方需要在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中欧创新合作不仅可以成为新兴和发达经济体合作的典范,更能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走出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实现知识的倍增、价值的倍增,解决发展的难题,促进共同繁荣。
  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的欧洲之行,创新合作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间。从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到“开放式创新”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再到米兰第五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创新合作犹如颗颗珠宝,成为此行的亮点和看点,也正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合作有利于将中欧关系从传统的经贸往来提升至共同创新的新高地,成为中欧合作的新基点,打造中欧合作“升级版”的重要抓手。
  作为*5的新兴市场国家和*5的发达经济体,中国与欧盟都面临着经济转型、提升产业结构、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现实问题,创新合作恰恰是化解这些难题的良方,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应对经济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中欧双方需要在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5”与“*5”交融、一切都有可能,“新兴”与“发达”携手、优势就会倍增。中欧创新合作不仅可以成为新兴和发达经济体合作的典范,更能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走出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实现知识的倍增、价值的倍增,解决发展的难题,促进共同繁荣。“我们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中国总理在中意创新合作周上致辞时表示,东西方智慧碰撞将产生更多“奇思妙想”,让创意促进创新,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客观地说,中欧创新合作具备扎实的基础。政治上,中欧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领导人频繁互访,双方通过年度领导人会晤和高级别战略对话等机制深入沟通,增进了解,为中欧合作提供指导。经济上,中欧利用经贸高层对话协调宏观政策,规划合作框架,双方在经贸、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城镇化、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就拿贸易来说,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230多倍,现在平均每天就有15亿美元的贸易往来。欧盟连续10年为中国*9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人文交流上,中欧每年人员往来达到550多万人次,到对方国家留学的学生总数近30万人,各种“交流年”、“对话年”层出不穷,“中国年”“汉语热”在欧洲此起彼伏。这为进一步拓展中欧创新合作夯实了基础。
  展望未来,中欧创新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作为共处亚欧大陆的两大经济体,中国和欧洲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欧深化创新合作,有利于密切全球*2活力的东亚经济板块和最发达的欧洲经济板块的利益纽带。中国与欧盟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双方贸易总量却仅占全球的1.5%,提升潜力巨大。双方已规划到202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1万亿美元。中欧双方去年还制定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并启动了投资协定谈判,涵盖近百个领域,信息技术、高速铁路等创新代表词可望成为重点合作领域。
  中欧创新合作,有一系列重要抓手。举例而言,欧洲计划投资500亿欧元用于交通、能源和数字网络建设,而中国则拥有高性价比的高铁、核电等装备,这些都是中欧创新合作的重要领域。在互联互通领域,中俄正在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中国重庆、成都、郑州等多个内陆城市正通过铁路交通拓展、升级对欧合作。再譬如,德国正在实施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中国则加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以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为代表的“新四化”。显然,双方在交通、电动汽车、能源、环保等领域均有大量的合作契合点。
  “创新的概念不仅包括经济、贸易领域,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合作模式的创新和理念的创新”,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这样解释中德“创新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中欧创新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与欧洲进行创新合作,有利于拓宽中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一扇更高层级的中欧合作大门正在开启。
  来源:经济日报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