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则是一篇11月18日早上*7的行业新闻的文章——宋志平的*7观点:企业家是2014年国企改革的原动力,大家可以慢慢阅读哦。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整整一年了,围绕深化国企改革,这一年里从中央到地方都投诸大量精力,一些共识正逐渐形成,一些深层次命题也逐渐显现。针对国企改革目标、新型国资监管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一系列问题,企业观察网专程采访了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宋志平既是以往国企改革的实践者,也是今天国企改革的探路人。采访中,就企业观察网记者提出的一些改革的前沿性话题,他逐一做了认真坦诚的回答,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思路,宋志平指出,发挥企业家的能动作用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原动力,因此要把改革的顶层设计和企业的改革原动力结合起来,倾听企业家的呼声,尊重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的能动作用。
  企业观察网:我们了解到中国建材搞混合所有制已经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而且也是这次央企的改革试点单位。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您有先知先觉,较早走上混合所有制这条道路呢?
  宋志平:其实我没有先知先觉,我是一个喜欢思考和总结的人,中国建材搞混合所有制完全是市场倒逼出来的选择。12年前,我奉命来到中国建材的前身ZX集团任总经理,当时这家企业十分困难,只有20多亿的收入,业务比较杂乱,我认识到充分竞争领域的建材企业要实现发展,只有走从资本市场中获取资金的发展道路。当时思考更多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并没有想到十几年后中国建材能进入世界500强。因而我常说两句话,一是中国建材是“草根央企”,所谓“草根”就是底子薄、基础弱;二是中国建材的混合所有制是倒逼出来的。
  企业观察网:记得您以前就开始探索央企如何市场化,在市场上还出了一本《央企市营》的书,您现在又成为国资委央企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的带头人,作为一名国企领导人,您在改革中一再走在前列,其中的动力是什么?
  宋志平:现在社会上有人说,这些年国企改革停滞了,我不大同意这些观点,事实上国企的改革这些年一直在进行。中国建材过去十年间实现海外上市、推行董事会制度建设、进行了薪酬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在企业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十几年我带领企业做了些改革。企业改革是适应市场的过程,企业领导人应是能动的推动者,不应该是被动的执行者。2008年我总结了中国建材的改革实践,归纳为“央企市营”,其中内涵有五点,即多元化产权制度、规范的公司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制度、内部机制市场化、按市场规则经营。今天看来这些是符合三中全会要求的,但在当时提出确实也需要一些勇气。2010年针对社会上“国进民退”的质疑,我也是较早提出“国民共进”的观点,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共同发展、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互相融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利发展。我把国民融合比作茶水,国有经济是水,民营经济是茶,形成一杯茶水后就无法分开,也没有必要分开。实际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一种融合的经济体系,国有和民营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必要把他们分开,也不应该把他们分开。
  企业观察网:关于国企改革,目前讲是顶层设计,一些部委分工负责,最近大家又提出改革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和企业家,您怎么看这件事,您觉得作为国企领导人怎样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宋志平:改革确实是一件关系全局和长远的事情。我国经济改革已经进行30多年,应该说积累了不少经验,具备了顶层设计的条件。同时,真正在企业*9线的企业领导人,清楚改革前沿的真实情况、有更切实的感受,改革更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命运,因而他们的感受和见解应该受到重视。倾听他们的呼声,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保留他们改革的原动力,对国企改革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现在中央选择一部分企业作为改革试点,我觉得这就把顶层设计和企业的改革原动力结合起来,通过试点来验证改革的一些思路和探索出一些改革的方法。
  企业观察网:您现在既是一名央企领导人,又同时兼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这种特殊的身份是否让您对国企改革更有使命感?
  宋志平:是的,作为中国建材的董事长,这些年来我一直倡导改革,现在集团又成为国资委混合所有制和董事会落实职权的试点单位,因而我必须拿出相当多的精力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同时作为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我要研究一些面上的国企改革工作,为顶层设计提供一些建议,这也是我的责任。最近,我带领中国建材集团改革办的干部们到中联重科、上海绿地、浙江物产和山东信发等在改革发展上有特色和有建树的企业进行了一次企业改革的实地学习,这次学习收获巨大,感触颇深。大量的事实表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议是十分正确的,现在关键是领会精神、结合实际,真正把改革推进下去。
  改革要触及痛点,改革要解决问题,改革要真刀真枪地干。国企改革是个大题目,也是世界性难题,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国企改革的思路理清楚,把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国资监管体系、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的运营方式这些框架结构都建立起来,使国有经济在国家现代化治理的大框架下有机地发展壮大,这应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来源:企业观察报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