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6日礼拜二早晨,高顿网校小编为您编辑了一篇业界评论文章——郭施亮分析了股市3000亿级巨无霸央企诞生背后
  2014年10月27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因拟筹划重大事项,正式停牌。时隔两个月,备受关注的南北车合并方案正式出炉。
  根据方案显示,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将合并成中国中车,合并完成后,新公司的股本总额增至272.9亿股,涉及总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元。
  从具体的公告显示,合并预案技术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本次合并的具体换股比例为1:1.1,即每股中国北车A股股票可以换取1.1股的中国南车将发行的中国南车A股股票。而每股中国北车H股股票则可以换取1.1股中国南车将发行的中国南车H股股票。
  据消息透露,待合并完成后,新的“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将承继及承接南车北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显然,针对此次南北车的合并方案,市场更关注的是它的合并形式。起初,市场对南北车的合并有着诸多的猜想。最后,经过一番的考虑后,南北车终以吸收合并的方式进行合并。
  实际上,吸收合并的方式是比较符合南北车的合并大背景。与此同时,借助吸收合并的方式完成相关的合并程序后,将会为企业带来比较完善的改革效果,并更有效地发挥出未来企业合并后的发展潜力。
  截至今年12月31日收盘,中国南车的总市值达到880亿元,而中国北车的总市值约为870亿元。而对照停牌前的具体数据,中国南车的整体规模较中国北车更具优势。同时,因中国南车在技术、理念等方面略胜于中国北车。至此,作为市值略高的中国南车,无疑成为吸收合并的主导者。
  其实,近年来,关于南北车是否合并的争论也是相当激烈的。
  14年前,南北车的分拆主要迎合当时的国企发展,并以此契机来激活企业的发展潜力。显然,分拆会促进企业的竞争,有利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
  不过,14年后,经历长期分拆后的南北车,却面临着令人头疼的烦恼。
  一方面,因彼此之间存在同业竞争的关系,难免存在恶性竞争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中国高铁大步伐实行“走出去”的战略之际,南北车的分拆却深刻影响着中国高铁在海外市场中的份额争夺。与此同时,长期的分拆容易造成产能过剩,直接造成资源浪费等风险。
  在新的时期,会有新的发展方向。对于南北车而言,在当下的形势下,分拆似乎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发展战略。对此,只有将分拆已久的南北车实现合并,才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快其走出去的步伐。
  如今,南北车的合并,在大方向上,是一条不可回避的道路。但是,从分拆到合并,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对此,在整一个合并过程中,需要接受的挑战甚多,而必须面临的阻力也会更大。
  笔者认为,南北车合并方案出炉,仅仅是南北车合并过程中的*9步。而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企业更可能会面临诸多的考验,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在当下国企改革,尤其是鼓励民资引进国企改革的大环境下,南北车的合并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民资进入国企的进程,也会引发市场对新垄断的担忧。与此同时,在南北车合并之后,又会否因缺乏竞争对手,或者企业滥用了市场的支配地位而最终压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显然,这都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其二、南北车合并的工作相当繁杂,而方案出炉仅属于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步骤。随后,两家公司还要召开股东大会,获得股东支持。之后,还得获得上海及香港两地证监会的许可,并报备相关的部门,方可完成这一合并的过程。由此可见,最终合并之路仍然艰难,而未来合并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也是不可忽视的。
  其三、合并过程中的内部矛盾仍尚待化解。其中,在内部竞争中,南北车17名高管要争夺9个岗位。至此,岗位分配、企业间的人事竞争又会成为一次利益之争。
  不可否认,无论是人事竞争还是业务整合等方面,无一不深刻影响到南北车合并的整体进程。哪怕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南北车的最终合并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
  笔者郭施亮认为,南北车合并方案的出炉预示着其跨出了合并的*9步。不过,两家公司的合并如何能够变成真正的整合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对此,如何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人事的理性竞争及相关优势的互补就决定着未来南北车合并效果的关键看点。
  显然,在当下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南北车的合并举措更多属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未来,合并的阻力有多大?正式合并后又会对企业产生多大的影响?就目前看来,我们仍然需要观察。
  但不可否认的是,南北车的合并却适应了当下的社会发展潮流。显然,中国高铁要走出去,中国要树立起国际的品牌影响力,就必须依靠大型企业之间的强强联手,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方能达到a1的合并效果。